◎電子商務=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是網際網路產業中一個十分複雜的領域。正如其名,電子商
務等於「電子」加上「商務」,過往有很多大學剛畢業沒多久就創業
做網站獲得成功的年輕人,但他們的創業領域卻很少在電子商務。因
為這些年輕人懂得「電子」,卻還不懂得「商務」。 正因為這樣兩極的特性,過往也使我們看見大量的傳統產業想要進入
電子商務領域的時候遭逢失敗,傳統產業在「商務」的經驗累積上十
分可觀,但卻不懂「電子」。最終只有能夠完美的融合這兩種領域的
人,才可能造就成功的電子商務網站。 然而,電子商務卻不僅只是把貨品拿到網上賣而已。由於網際網路擅
長處理資訊流,因此資訊流的變革也引發了不少有別於傳統的新模式
誕生。這裡的模式不是指B2C 或者C2C 之類的名詞,而是更加細膩的
運作方法,例如:轉單模式,專櫃模式等。 這些模式,大部分在台灣或者美國都不新鮮,已經運作相當長的時間
。然而,對於08年以來電子商務才剛要高速起飛的中國大陸來說,卻
有很多模式並未被探索過。某些模式在其他國家或地區被證明行不通
的,或許在中國反而是有機會的,這是誰也不知道的。 ◎轉單模式與輕公司 首先要提到的是轉單模式。正如其名,網上商城接受消費者的訂單,
訂單再由商城轉給商品的真正供應商,再由供應商出貨給消費者。這
種轉單模式可謂實現了「輕公司」的架構:商城本身沒有庫存。所有
的操作都在資訊流上,商城的主要責任是把訂單流程管理做好。 由於商城首先接受了消費者的支付(信用卡或網銀或支付寶等),錢
會先進到商城的口袋。當供應商出貨的時候是一毛錢都沒拿到的,而
商城每個月跟供應商結清款項。這種模式下,供貨商必須負擔庫存壓
力以及資金壓力,因為貨物出門錢卻還沒收到。
這種模式與淘寶不同的地方在於,在淘寶,消費者認為交易的對象是
供貨商而不是淘寶。而轉單模式下,消費者認為交易的對象是商城而
不是供貨商,消費者是認知商城本身的品牌而消費,因此供貨商對他
們來說是不存在的。 由於此種認知差異,導致轉單模式的網上商城必須要負起售前售後客
戶服務與退換貨的責任,更由於收了錢,必須承擔開發票的責任。這
在先前還導致一個很妙的結果:商城透過物流送發票給消費者,而供
應商則送貨品給消費者,兩者分開導致很難同一個時間送到。 ◎轉單模式的問題 早年轉單模式的網上商城是讓供應商自己找物流送貨,這導致了不好
的消費體驗。例如早在97年,當時台灣網路書店就是採取轉單模式經
營:消費者網上下單買了七本書分屬於五間出版社,訂單就轉成五筆
給出版社,最後消費者會分五次從五個地方拿到這七本書。 轉單模式在銷售上也不靈活,以前消費者甚至無法在一個訂單裡包含
不同供應商的商品,商城很難做跨供應商之間的綑綁銷售,因為這牽
涉各方不同利益。此外,中國大陸的網上交易大部分仍透過貨到付款
支付。供應商如果是使用自己的物流,會導致網上商城無法控制金流。 要建立統一物流體系從眾多供應商處取貨送到眾多消費者手中,這種
多對多的物流架構在中國廣大的幅員下顯得十分吃力。或許在小城市
範圍內,轉單模式的統一物流可能不是問題,但全國範圍可能較難實
現。誰能解決這個問題,轉單模式在中國就存在發展的可能。 網上商城只要自建倉庫,轉單模式的問題就幾乎解決。不管什麼品類
的商品都往倉庫裡塞,要怎麼做綑綁銷售都行,消費者一個訂單裡的
五件不同類別商品,連同發票保證都在一個盒子裡收到。然而,自建
倉儲的網上商城本身就沒有什麼可說的,他很傳統。 轉單模式的美妙之處在於他的輕巧,使用網際網路將資訊流以及金流
控制住的方法使其不用背負庫存壓力。在這個年頭誰都認為輕公司很
美妙,這個模式還是值得研究與深度挖掘的。說不定因為中國大陸特
殊的環境下會誕生出想不到的新模式。
(文:黃紹麟)
上一篇:談中國電子商務(三)誰在買?買什麼?買多少?
下一篇:談中國電子商務(五)網上分店與虛擬加盟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六)跟阿福有關的人們 - 2023/05/07 ■ 再回首行動網際網路(四):手機社群一定從熟人開始發展 - 2014/05/04 ■ 談中國電子商務(四)轉單模式造就輕公司 - 2009/05/03 ■ Widget營利模式初體驗 - 2008/05/04 ■ 車用電腦(Car PC)的省思 - 2005/05/08 ■ 第三代網路行銷:搜尋引擎行銷(下) - 2005/05/01 ■ 以ARPU衡量網站經營績效 - 2004/05/09 ■ Google讓網路回歸本質面 - 2004/05/02 ■ 網路社群與電話社群 - 2002/05/05 ■ 內容收費的另一種可能-智慧型代理人 - 2001/05/06 ■ 傳統媒體與網路媒體的賽跑 - 2000/05/07 ■ 網路媒體的迷思 - 1998/05/05 ■ 誰需要網路廣告? - 1997/0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