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產業動態 高翔睿攜手「童想未來」共創偏鄉教育革新浪潮
news 本新聞稿發佈於2025/04/11,由發布之企業承擔內容之立場與責任,與本站無關

高翔睿創立童夢家園基金會,提出「童想未來」企劃,推動教育創新、家庭支持與公益實踐,致力於翻轉弱勢家庭的命運。高翔睿相信,公益不只是援助,更是一套能讓希望循環、愛持續流動的社會設計,讓每個孩子都能勇敢築夢、向光前行

 
■ 發布/輪播新聞稿 新聞稿直達14萬電子報訂戶刊登新聞稿:按此
 
從育幼院走出的孩子,走進國際職場,最終回到教育與公益的原點,為弱勢孩子開啟希望的第一道門。

民國77年出生的高翔睿,成長於育幼院,那是一段缺乏安穩依靠的歲月,他回憶,那些年並不被玩具與溫柔的晚安吻填滿,更多的是為了一口飯、一件衣服、一台早已故障的玩具而爭執的畫面。在這樣的環境中,他學會了早熟、堅韌,也深知若想翻轉命運,唯有靠自己。

轉機出現在九歲那年,一對善良的養父母將他接回家,雖生活清苦,卻用無盡的愛與包容,為他撐起了希望的屋簷,養父日出而作、夜歸不息,養母身體雖日漸虛弱,仍每日叮嚀他:「好好念書,改變未來。」這句話,成為他此生不變的信念。

在有限的資源與堅定的意志下,他一路努力,走進國際金融與科技領域,累積了豐富的專案經驗與系統規劃視野,這些歷練,最終成為他回到台灣投身公益的養分,他創立「童夢家園基金會」,並提出「童想未來」企劃,一套融合教育創新、家庭支持與社會設計的整合解方,讓孩子與家庭都能在希望中重建自信,走向穩定與發展。

「童想未來」企劃,不僅是一項關乎公益的實踐,更是一幅以系統思維構築的社會創新藍圖,它所描繪的,不是短暫的援助,而是一種可持續的希望循環,透過縝密的架構設計,讓偏鄉的教育資源不再零星分散,而能有序流動、長久運作,讓家庭的功能不再孱弱搖搖,而能穩固如根、承托孩子向上的成長曲線,這是一場從根本出發的行動,也是一條引導孩子穩健走在知識之途的長路,而這條路,正因眾人願意共建、共行,而不再孤單。

創立童夢家園基金會,推動「童想未來」企劃,讓改變真正落地。

三年前,高翔睿決定離開高薪職位,返回台灣,創立童夢家園基金會,並提出「童想未來」企劃,這不只是公益項目,更是一套從教育、家庭到社會系統出發的公益藍圖,旨在協助弱勢家庭與兒童從根本翻轉困境,走向自立與希望。

基金會結合親子共學、財務教育、社區公益行動與科技學習平台等多面向方案,以「正向循環」為核心理念,致力於培育孩子的知識能力,也陪伴家庭建立穩定的生活基礎。

推動「童想未來」企劃:用專業與行動,為孩子設計一個更公平的未來

「童想未來」企劃目前聚焦於以下四大核心推動方向:

一、偏鄉教育資訊系統建設透過建立數位學習平台與線上教育系統,串聯遠距教學、師資共享、學習歷程追蹤等功能,讓偏鄉孩子即使身處資源薄弱地區,也能獲得與城市學生等同的學習機會,平台內容將因地制宜,搭配在地教育資源進行在地化設計,提升實用性與可操作性。

二、家庭生活品質提升計畫協助家長提升家庭經濟與生活穩定性,是支持孩子教育最根本的一步,基金會規劃舉辦財務管理工作坊、職能培力課程,並透過與地方產業、社會企業合作,協助家長拓展第二專長或家庭副業,實現經濟自主。

三、親子共學與公益實踐設計一系列「親子共學公益行動」,鼓勵家長與孩子一同參與社區服務、環保行動與在地關懷,讓孩子在助人中學習責任與同理心,從生活中體會公益精神,強化家庭與社區的連結。

四、教育資源媒合與物資援助導入企業與社會資源,進行書籍、學習設備、營養餐食與教具捐助,同時啟動「城鄉教育交流計畫」,安排城市學生與偏鄉學童進行定期交流互訪,拓展視野並促進彼此理解與尊重。

目前基金會已選定三個試點偏鄉地區作為首波落地區域,預計於2025年年底前完成教育平台建置與家庭計畫實施,並將推動企業、地方政府及學界共同參與,加速擴大影響力。

讓公益不只是捐助,而是一套共好的社會設計。

對執行長高翔睿而言,公益不應只是單向給予,更應是一種讓愛與能力持續流動的系統。他以長年累積的架構思維與實踐經驗,導入社會創新模式,設計一個可持續、可擴展的公益架構。

「我所追求的,從來不只是慈善的贈與,而是一種可以讓愛流動、讓能力累積的設計,一套容納眾人願力的系統架構,能讓更多人不只是旁觀者,而是參與者、共創者,攜手織出一張支撐未來、撐起希望的社會之網。」

目前,「童夢家園基金會」已與多個地方政府與民間公益單位攜手合作,並持續推動親子公益行動、財務教育課程與社區互助機制,擴大社會參與與公益能量。

執行長的未來願景:讓教育,成為讓生命綻放的藝術。

「我希望,每一位孩子,不論出生在城市高樓還是山林小徑,都能擁有選擇自己人生的權利,我們將持續努力縮短教育資源的落差,透過親子共學與公益行動,為每位弱勢兒童提供多元且平等的學習機會,讓他們在愛與支持中,走上更好的教育之路,並用知識改變命運。」

這不僅是高翔睿對自己過往的回應,也是他對養母的深深感謝,更是他對所有孩子的真誠期許。

「未來,我希望能帶著每一位家長,一起走上這條充滿希望與成長的道路,我相信,這份愛的循環將不斷延續,讓我們攜手為每個孩子的未來播種希望,讓教育不只是競賽,更是一場讓生命綻放的美麗藝術。」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25/05/01為止


聯絡人 :news
聯絡電話:09089994827
電子郵件:xinwenyixian@gmail.com

上一篇:AMD推出Ryzen 8000HX系列擴展行動遊戲產品組合
下一篇:山靈CD-T35電子管全平衡CD播放機 試聽活動



 
搜尋本站


最新科技評論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四)阿里巴巴敢給股票 - 2023/07/02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三)上億會員怎麼管理 - 2023/06/25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二)最好的公司支付寶 - 2023/06/18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一)兩個女人一個男人 - 2023/06/11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千團大戰影音帶貨 - 2023/06/04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九)電視購物轉型電商 - 2023/05/28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八)那些從台灣來的人 - 2023/05/21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七)嘉丰資本擦身而過 - 2023/05/14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六)跟阿福有關的人們 - 2023/05/07

■ 訂閱每日更新產業動態
RSS
RSS

當月產業動態

Information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欲引用本站圖文,請先取得授權。本站保留一切權利 ©Copyright 2023,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service@digitalwall.com

歡迎與本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