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見一則新聞報導,提到專門提供網路搜尋服務的台灣Openfind
網擎公司,停止了「CIA 網路情報員」的付費服務。這個狀況筆者遠
在2001年五月份的文章就已經指出其可能性。 這個服務最主要是提供網路使用者填寫關鍵字,Openfind會每天到網
路上去搜尋包含這些關鍵字的新聞網頁,將新聞標題和部分內容摘要
整理成電子郵件寄給使用者。 這個服務免除了使用者必須天天上網搜尋相關新聞的麻煩,可以稱之
為電子剪報,對於職場上的人相當有用。 這樣的服務看似有收費的價值,但當時筆者即指出,以Openfind的角
色來提供這樣的服務,遲早會陷入智慧財產權的問題。因為Openfind
對網路使用者收費,但是對於新聞內容卻沒有所有權。遲早這些新聞
網站會對Openfind收費。 新聞中提到,目前的新聞網站很多都以會員制來經營,必須要註冊該
網站會員才能看到全部文章。因此CIA 的技術只能夠搜羅到新聞標題
和部份內文,要看全文卻必須回到該新聞來源網站,輸入會員帳號密
碼才能觀看。使用上頗不方便。 筆者當時也指出,台灣的兩大報系,旗下各自擁有多份報紙,如果能
把這些新聞資源整合起來,自己推出電子剪報服務,會是更有利基的
做法。因為內容的成本早就已經攤提掉了,提供出來只會多賺而已。 也因此,筆者後來在訂閱類似的服務時,詳加考慮之後選擇了台灣某
大報社所推出的關鍵字訂閱服務。據說這項服務後來也成為該公司網
站的主力營收來源。 Openfind目前仍然提供這樣的服務,但是已經不收取費用。因為搜尋
出來的新聞品質無法保證,相信對於消費者收費是有困難的。其實如
果以產業分工的觀點來看,Openfind扮演技術提供者,提供相關技術
給新聞網站來提供使用者服務,會是比較好的做法。
網路新聞不能收錢,但是個人化的網路新聞就產生付費的價值,而且
不怕被盜拷複製,因為個人化的東西,複製給別人也沒用。但相對來
說,這個市場也很特殊,因為不是任何人都有這樣的需求,而且其實
如果勤快一點,自己天天上網查詢也可以,不需要付錢。 先前有讀者來信,提到目前網路上有種軟體,安裝在電腦中可以幫助
使用者定時到網路上去尋找相關資料後送回來。這種軟體筆者沒有看
過,也沒有用過,不知道功能強大到什麼地步。 只不過類似的問題還是會在這種軟體上面出現。如果被搜尋的網站有
帳號密碼保護,資料還是抓不回來的,只能連回網站看。而且網路搜
尋目前最大的問題,並不是資料不足,而是資料過多。 使用類似的關鍵字訂閱服務,不管是網站或軟體,最主要的原因就是
想節省時間。如果送回來的資料是滿坑滿谷的網頁和連結,其實相當
令人頭痛。 筆者目前付費使用的訂閱服務就有類似問題。對於一個網路老手來說
,相信筆者所下的關鍵字已經相當精確,卻常常還是送來一堆不相關
的新聞報導。提高搜尋的精確度,甚至引入人工智慧的想法,相信是
類似技術的下一個努力目標。 但不論如何,技術的突破是無法讓技術提供者轉變成內容供應商的。
從網際網路發展的歷史來看,有多少高科技公司懷抱著成為媒體的夢
想,但當真正的內容提供者跨入時,最後卻依然被沖刷殆盡。 原因很簡單,因為內容擁有者才可能提供高品質且值得付費的內容。 網路到最後還是證明了內容為王,擁有版權的人最終還是擁有最長久
的價值的。只是這些內容必須依照技術的演變不斷的重新包裝成新產
品和服務推廣出來而已。
(文:黃紹麟)
上一篇:MOD 之外的寬頻影音選擇
下一篇:令人疑惑的「行動學習」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二)最好的公司支付寶 - 2023/06/18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一)兩個女人一個男人 - 2023/06/11 ■ 共享經濟:以人民的名義爭奪流量入口 - 2017/06/18 ■ 再回首行動網際網路(八):入口之爭與收入模式之變 - 2014/06/15 ■ Web 2.0 再思考(四)「私人財產」與「階級不平等」 - 2007/06/10 ■ 荊軻刺秦王:如何敲開Google大門 - 2006/06/11 ■ 終極的行動裝置(一)手機的混種年代 - 2005/06/19 ■ 網路事業的定價困難 - 2005/06/11 ■ 漫談數位音樂(一)從「分享」談起 - 2004/06/13 ■ 關鍵字訂閱服務的發展 - 2003/06/15 ■ eBay來台灣做什麼?(下) - 2002/06/16 ■ 終極的網際網路(三)通訊產業的整合關鍵-帳務系統 - 2001/06/17 ■ 終極的網際網路(二)網路媒體的封閉架構-壟斷 - 2001/06/10 ■ 口袋裡的戰爭 - 2000/0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