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A 從Palm的一家獨大到微軟推出Pocket PC ,後來擅長處理消費電
子產品的SONY加入Palm陣營,及台灣廠商靠攏微軟紛推自有品牌PDA
。看似沒幾年發展光景,市場上的瞬息萬變卻已經叫人眼花撩亂。 不過盡管全球PDA 市場似乎不斷有成長,製造商的出貨量也不斷的增
加,進入這個市場的製造商也越來越多,但使用人口數卻沒有很大的
變化,至少尚未出現類似手機在全球市場曾經有過的爆炸性成長。 截至2003年九月,台灣20至60歲的人口中,約2%的人持有PDA 。若換
算成實際人口大約是26萬人。相較於2002年12月(有1%的人持有PDA
,約15萬人),成長超過 70%,其實是很可觀的。 但不論使用者人數是15萬還是26萬,都是非常小眾的一個數字。如果
我們把這個數字拿來跟台灣行動電話的持有人口相比較(推估台灣約
有 81%的人持有行動電話),簡直少到看不見。 2%的個人持有比率,甚至是比數位相機的個人持有率(約6%)還要來
得低很多。若以科技行銷的族群分布來看,PDA 市場目前還在創新者
階段,甚至才剛剛要跨入早期採用者階段而已: 科技行銷的教科書當中,通常都著眼在突破從「早期採用者」要進入
「早期大眾」的那道鴻溝。卻很少提及其實從「創新者」要進入到「
早期採用者」也存在著鴻溝。 可能是因為這樣的鴻溝不甚明顯,或者要跨越這樣的鴻溝難度甚低,
遠低於從早期採用者要跨入早期大眾的鴻溝,所以通常都被忽略了。
但是偏偏在PDA 這個市場中,我們很明顯的觀察到這樣的鴻溝存在。
通常創新使用者本身都有些非用不可的理由,例如台灣第一批使用手
機的人(業務人員,公司老闆),為了隨時都能接到電話,手機再貴
都買,樣式再醜都用,操作不便也可忍受,這些人講求實用與效能。 另外有一批人是科技的狂熱分子。會購買只因興趣的原因佔很大比例
。這些人會形成小團體彼此交流心得,在網路上討論。有新的商品出
來了會爭相走告,而且通常會有自己捍衛的品牌,忠誠度十分高。 早期採用者是第一批受到創新者影響的人。看到家人用手機,或看到
同事用PDA 似乎很好用,沒多久自己也買一台。購買之前,還會特地
去詢問那位家人或同事的意見,作為採購參考。 很明顯可以發現,創新者影響早期採用者的管道,通常是透過人際網
絡而引起興趣。創新者扮演非常重要的諮詢顧問角色,這通常是在產
品低度普及的情況下才會發生。(你買手機之前需要先問專家嗎?) 過往幾年間,PDA 仍然維持相當的成長以及銷售量,大部分是來自這
些創新者的貢獻。(以筆者為例,已經換過三台)。這也是為什麼出
貨量持續成長,但是普及率卻增加很少的原因。 製造商過去的做法重心在討好創新使用者。依照IT產業標準的「以更
強大的功能刺激需求」讓已經購買的人換機(例如更快的速度,彩色
螢幕等)。然而,如果想討好早期使用者,必須花點別的心思才行: 1)介面的革新:早期使用者對於使用介面的要求會比創新者來得高,
對於複雜介面的忍受度較低。此點我們已經在SONY很多款PDA 上面看
到,擺脫傳統的外觀與操作方式,「沒想到PDA 也可以這樣用」。 2)多樣的價格:現在的PDA 價格從三千元到兩萬元,每增加兩千元的
價格市場上都有機種存在。四年前PDA 售價只有萬元以上和萬元以下
兩種而已。價格多樣化,可以接滿足更多對於價格上的不同需求。 3)用途的擴展:PDA 有兩大用途,一個是紀錄(最原始的用途),不
論是記事或者是記行程。一個是資料擷取與播放,例如上網抓資料收
電子郵件,MP3 音樂播放,甚至是接聽電話等。 此外還可以玩遊戲,可以播放影片,內建相機可以拍照等等,努力的
想從「商用記事本」變身成「多媒體播放器」。 一般而言,對於大量資料有需求的以商業人士為主。而對於娛樂類的
資料有需求的(音樂,影片等等),恐怕會考慮購買其他商品(MP3
)。由此可見PDA 短期內脫離不了商業用途,娛樂功能只是附加。 因此PDA 最原始的記錄功能反而更顯得重要了。換言之,PDA 的定位
在現階段不應該是「多媒體播放器」,而是「多媒體記錄器」才對。 以往用文字輸入來記錄,雖然不方便但創新使用者尚能忍受。但如果
想討好早期採用者,則應該將PDA 功能擴充到以影像來記錄。例如錄
音,照相,錄影等等。 至於「多媒體播放器」的定位應該留給大眾市場。換言之,對創新使
用者訴求「商用記事本」,對早期採用者訴求「多媒體記錄器」,等
進入大眾市場,訴求才會是「多媒體播放器」。此謂PDA 變身三部曲。
(文:黃紹麟)
上一篇:數位‧電視‧混戰
下一篇:上網人口的數字遊戲
■ 後電子商務時代(二)從價格敏感度看市場競爭格局 - 2012/02/26 ■ 未來的電視 - 2010/02/28 ■ 如何遠赴中國大陸工作(五) - 2008/02/24 ■ 數位之牆十週年:一個黑手的學習之路 - 2007/02/25 ■ 中國網際網路大預言(一)市場邁入飽和期 - 2006/02/26 ■ 警訊:台灣數位內容產業的末班車 - 2005/02/27 ■ 書評:《當科技變身時尚:16% 的科技行銷密碼》 - 2005/02/20 ■ 上網人口的數字遊戲 - 2004/02/29 ■ PDA 變身三部曲 - 2004/02/22 ■ 數位產品造型決定論 - 2003/02/23 ■ 線上影音興起,搶了誰的生意? - 2002/02/24 ■ 互動電視與網際網路 - 2001/02/25 ■ 網際網路與通訊的結合 - 2000/0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