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購物到底安不安全?其實,網路的安全程度跟一般的購物管道沒
有兩樣,他沒有特別安全,也沒有特別不安全。因為只要人多的地方
騙子就會多,這本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否則那麼多簡訊詐財的事件,
我們怎麼不說「使用手機是不安全的」? 其實消費者真正要擔心的並不是「因為技術不安全所發生的風險」,
而是如先前所說的,網路使用人口多了,騙子自然就跟著多起來了。
筆者雖然自豪精於網路購物,但是卻也曾經經歷過幾次的詐騙事件,
這些事件大部分跟信用卡的卡號是否外洩無關。 第一次遇到詐騙事件,是在四年前美國的拍賣網站eBay上面。當時筆
者透過競標的方式買到一台Palm PDA。當時這個款式的PDA 在台灣還
沒有代理商,但是網路的好處就是可以跨國購物。不過由於不能使用
信用卡(對方是個人商家),還必須到銀行買匯票寄到國外去付款。 筆者看到這個賣東西的人,過去的交易紀錄都還不賴,很多人在跟他
買過東西後對他的評價都很高,於是放心大膽的購買並付款。錢寄過
去了,居然兩個月過去東西還沒來,其中還曾經以E mail連絡幾次,
後來對方根本不回信了。 又過了一段時間,筆者收到另外一個買家的來信,說他也被這個人騙
了,幾個買家聯合起來報警並且想要請求美國eBay賠償。此事件最後
不了了之,因為eBay本身雖然有賠償機制,但是那點錢根本比不上我
們實際損失。 這個賣東西的人,我猜是自導自演,在eBay上面先假造了幾個買賣東
西的紀錄,用自己的人互相買賣然後留下良好的交易紀錄和聲譽。後
來被騙的人幾乎都是因此上當。而且有趣的是,這群受害者的背景幾
乎都是跨國的使用者。 第二次的經驗,則是前幾個月突然收到美國的交易網站PayPal.com寄
來的信件,說是因為他們發現我很久沒有回去使用他們的系統,所以
發個信跟我問候一下,如果我的個人資料(地址,電話,當然,也包
含信用卡號)有更改的話,也順便更新一下。 順著郵件的指示我連結到一個網站上去,看起來外觀跟PayPal完全相
同,唯一可疑的地方是,網址是很奇特的網址而且看起來跟PayPal沒
有任何關聯。我心中警鈴大響,馬上打開另外一個瀏覽器直接輸入了
PayPal的網址。
果然,正宗的PayPal網站上有斗大的公告,要消費者注意最近有人假
冒PayPal的名義發信,要用戶更新資料其實是竊取信用卡號。過沒幾
天,就在國外的新聞網站上面看到相關報導。這種詐騙事件,你說跟
簡訊詐財是不是很像?此類型的詐騙案被稱為「網路釣魚」。 最近遇到的這個事件感覺上不像是詐騙案,但是卻讓人有上當受騙的
感覺。某天筆者正在清除垃圾信的時候,發現其中一封垃圾信是廣告
DVD 拷貝的軟體。DVD 能否因為私人用途而複製尚有很大爭議,但是
美國最近已經判決某家知名DVD 拷貝軟體公司不得再販賣這項產品。 筆者循著郵件連結到某個網站上。這個網站上有軟體功能的詳細介紹
,使用的畫面,使用者的見證。於是,筆者很安心的掏出信用卡刷下
去!由於網路購買軟體通常是付款後直接下載,筆者被自動轉到某個
下載的網址去。 下載回來的軟體,不安裝還好,一安裝才發現原來這個軟體只是一本
電子書而已,書上有很多的說明文字和圖形,圖解教導你怎麼使用網
路上現成的免費軟體來複製DVD 光碟。筆者當場傻住,原先想購買的
是一套功能強大的軟體,現在拿到的居然是「使用手冊一本」。 因為想起網站上清楚的寫著,使用若不滿意在三十天內可以退款。再
連上網站去找,卻發現沒有任何的聯絡方式。網站上有個客服聊天室
,但是總是忙線中連不進去。接著找不到任何退款的管道,連個聯絡
用的電子郵件地址都沒有。筆者當場暈過去。 網路交易不安全?其實你該注意的並不是信用卡刷卡的過程會不會被
駭客竊取。真正該防範的,是這些網路騙子。這些人跟簡訊詐財的騙
子沒有兩樣,很多人心甘情願就把信用卡掏出來了。筆者就是慘痛的
案例。
(文:黃紹麟)
上一篇:PDA 腹背受敵(下)智慧型手機的瓶頸
下一篇:電子書之路千里迢迢
■ 電子商務的數學問題:代數與幾何 - 2010/08/29 ■ Web 2.0 下一步(一)情感經濟的黎明 - 2007/08/26 ■ Web 2.0 革命(二)新媒體初成 - 2006/08/27 ■ Web 2.0 革命(一)源頭在成本 - 2006/08/20 ■ 中國3G之我見(一)3G不會增加用戶ARPU - 2005/08/28 ■ WiMAX 帶來過剩的頻寬 - 2005/08/21 ■ 網路詐騙經驗談 - 2004/08/29 ■ PDA 腹背受敵(下)智慧型手機的瓶頸 - 2004/08/22 ■ 無線通訊產業的四大發展(上)關鍵的四個 C - 2002/08/25 ■ 手機的286時代 - 2001/08/26 ■ 網路媒體的生意經(五)網路廣告的策略 - 2000/08/27 ■ 網路媒體的生意經(四)入口網站的下一步 - 2000/08/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