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電子商務 Web 2.0 革命(七)中間人之死
圖文/數位之牆 本文發表於2006/10/15 - 被閱讀 87503 次 被轉寄 39 次

當「找某一種人」的成本降低到臨界點時,新的中間人興起,許多傳 統生意一定大受影響。

 
■ 訂閱電子報 多種訂閱方式訂閱電子報按此
 
◎徵才網站取代報紙徵才廣告

傳統報業的分類廣告收入有兩大來源,一個是徵才廣告,一個是房地 產廣告。這兩者在 1.0時代都已經紛紛遭到網際網路的侵蝕。其中徵 才網站是最早期就獲利的典範,搶走報紙徵才廣告的大半江山。

許久以前,求職者必須購買報紙尋找工作,而徵才企業基於成本考量 ,刊登報紙徵才廣告通常只能連續刊登幾天。要找到好工作與好人才 ,雙方都要靠點運氣。換言之,雙方互相找到對方的成本相對高昂。

而報紙身為媒介,在壟斷雙方的資訊取得管道後,收取較高的廣告報 酬。然而徵才網站的出現,打破此種資訊不對稱的現象。徵才企業只 要付出較低廉的費用,甚至能刊登徵才廣告長達數個月。

透過系統自動媒合,大量的求職者履歷每天送上門等著被篩選。對求 職者來說,則能夠取得大量企業徵才的資訊。原先徵才企業與求職者 媒合成功的成本很高,後來則被網際網路的低媒合成本所打破。

在 1.0時代,我們初嚐網際網路帶來的成本降低效益。舊的中間人被 取代,新的中間人興起。這背後的關鍵,就在於新的中間人能以成本 更低的方式,提供更有效率的媒合服務。而資訊,則被徹底解放。

◎獵人頭公司生意依然興隆

然而,徵才網站發展10年至今,卻有個領域無法突破,此即中階與高 階人才市場。一般而言,徵才企業在尋找基層工作的人才時會使用徵 才網站,但如果要尋找副總經理之類的人才,則很少選擇此類管道。

對求職者來說,只要工作超過一定年紀或擔任總監以上的職位後,要 在徵才網站找到工作幾乎不可能。因為高階人才市場有下列特性:第 一,高階人才求職不喜歡曝光,也很在意自己的履歷被企業隨意瀏覽。

第二,企業尋找中階與高階人才的資訊,往往也不喜歡曝光,因為可 能被競爭對手察知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第三,由於雙方對高階工作 的謹慎態度,使得此類工作往往都是透過熟人介紹而完成徵才。

徵才網站發展至今,仍僅能解決企業在徵求基層人才的需求。某些徵 才網站已初步向上發展到中階工作市場(例如給薪較高的資深經理或 技術人員等),但仍然沒有威脅到原本霸佔此一領域的獵人頭公司。

基於上述特性,企業要尋找中高階以上的人才,成本驚人。透過獵人 頭公司找到人才,往往必須付出相當於該人才數個月的薪水給獵人頭 公司當作酬佣,這是另一種形式的資訊壟斷所帶來的高報酬。

◎人際推薦取代獵人頭公司

企業對於付出高額成本取得中高階人才是有心理準備的。然而,當網 際網路的頻寬與儲存成本持續下降,進入 Web 2.0的時候,獵人頭公 司的生意即將開始受到影響。我們永遠別忘了 Web 2.0的真正意涵:

網際網路的革命源頭只有一個,即「電腦儲存成本與網路頻寬成本不 斷下降」;反應在社會上,就是「人與人之間聯繫成本不斷下降」; 反映在商業上,就是「靠資訊壟斷與資本壟斷的企業逐漸解體」。

已經開始有徵才網站推出這樣的服務:針對某個中高階職缺,請網友 推薦合適人選,推薦成功者可以領取一筆報酬。也已經有人脈網站在 開始嚐試這樣的服務。若推薦成功,這些網站也會有相對應的報酬。

徵才企業原先透過獵人頭公司招募人才時必須付出巨額酬佣,現在只 需要支付不到十分之一的獎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脈,為了得到這 個獎金(或者真的想給朋友介紹好工作),自然會推薦合適人選。

為什麼這個模式能夠進行?正因為「人與人之間聯繫成本不斷下降」 ,所以透過人去找人,會比透過獵人頭公司去找人的成本還低!正如 筆者先前所言, 2.0時代來臨,很多B2C 的企業會被C2C 模式取代。

◎新商業模式與新中間人

在這個初入 2.0的年代,上述模式能否成型還在未定之天。趨勢是清 楚的,但執行的方式卻有很多種。可預見的是,中階工作市場會首先 受影響,而副總經理以上的高階職缺,仍會是獵人頭公司的天下。

最關鍵的決定因素,在於透過人脈網路所推薦來的人才其素質如何。 獵人頭公司身為中間人,很大一部分在替徵才企業與求職者雙方做品 質把關,節省雙方時間,這是其存在的很大一部分價值。

徵才網站或人脈網站,如果想靠著C2C 的人脈網路經營進入中階人才 市場,必須在這些細節上琢磨,透過遊戲規則訂定,確保推薦而來的 人才品質,以免徵才企業為了應付大量不合格被推薦者而疲於奔命。

此外,徵才網站或人脈網站也可能與傳統獵人頭公司形成上下游產業 鏈。換言之,這些網站不會直接對徵才企業收費,而是對獵人頭公司 收費。而人才則推薦給獵人頭公司進一步篩選,通過後才給徵才企業。

獵人頭公司在媒合成功後,從徵才企業賺取高額酬佣,再拿一些出來 分給這些網站。此種商業型態在目前的過渡時期,有可能成為實際的 運營方式。但長期而言,獵人頭公司的生意一定會受影響而改變。

◎Web 2.0 :關鍵在成本

大部分的人在看Web 2.0 的時候,老是被很多表象的名詞所迷惑,「 人脈網站」以及「分類廣告網站」是其中的大宗。前者是試圖實踐所 謂的六度空間理論,讓任何人都可以在網路上拓展人脈認識更多人。

問題是,當人脈網站讓人們彼此認識後要做什麼才能營利?表象背後 最重要的關鍵在於:「人與人之間聯繫成本不斷下降」,因此當我們 想要找某一種人的時候,「以人找人」,成本比以往低很多。

在美國出現了一種貸款網站,協助一般人向其他一般人借錢,而非熟 人或銀行。透過規則制定確保雙方品質,降低陌生人間借錢的風險。 想一下,在以前你找到一個可信賴的陌生人並且借他錢的成本有多高?

事實上,目前存在著不少貸款中間商,協助人們向銀行貸款,成功後 再向貸款人抽佣金。如果有個網站能讓一般人對一般人,以較低的成 本輕易借到錢,中間商的生意豈能不受影響?

拜電腦儲存成本與寬頻成本不斷下降所賜,人與人聯繫的成本不斷降 低。當「找某一種人」的成本降低到臨界點時,新的中間人興起,許 多傳統生意一定大受影響。關於Web 2.0 ,這才是們要思考的方向。 (文:黃紹麟

上一篇:Web 2.0 革命(六)報業的掙扎
下一篇:Web 2.0 革命(八)電信業變革



■ 歷史上的今天

影音網站的未來(三) PGC孵化IP,直播更接近長尾 - 2016/10/16

投資人不是你想的那樣 - 2009/10/18

社交網絡的祕密(一)社交網絡不是社群 - 2008/10/19

M 型化的未來(一)上班族的新名字:窮人 - 2007/10/14

Web 2.0 革命(七)中間人之死 - 2006/10/15

數位家庭市場的另類想像 - 2005/10/16

從電腦化,網路化,到數位化(上) - 2004/10/17

質感與造型是膚淺的 - 2004/10/10

Yahoo! Messenger與網內互打 - 2003/10/19

公司網站真棘手(下)聯盟沒策略? - 2003/10/12

從線上沖印談數位商品的價值鏈(二) - 2002/10/13

網路產業的解體(一)垃圾郵件與網路廣告業的崩壞 - 2001/10/14

數位信任 - 2000/10/15

電子商務硝煙四起 - 1999/10/10

 

 
搜尋本站


今日產業動態

香港建造業未來機遇處處 正利控股撐香港發揮優勢 - 2025/01/27

康哲藥業(00867)獲得1類新藥長效抗IL-4Rα單抗MG-K10 - 2025/01/27

福壽園超預期特別派息 品牌價值不斷提升 - 2025/01/27

The Now Corporation(OTC:NWPN) - 2025/01/27

永春里攜手台灣快樂之道協會 共同打造清潔幸福社區 - 2025/01/26


繁體 RSS
簡體 RSS



數位音樂(18)
MP3(35)
數位內容(17)
P2P(13)
電子商務(156)
競標(38)
拍賣(33)
搜尋引擎(96)
筆記型電腦(30)
網路電視(14)
3C(18)
手機(163)
門號(19)
網路行銷(26)
PDA(53)
數位電視(9)
液晶電視(4)
數位相機(34)
網路電話(24)
加值服務(40)
ADSL(52)
平板式電腦(6)
CRM(7)
即時傳訊軟體(10)
寬頻(86)
社群(77)
入口網站(158)
3G(67)
WLAN(13)
影像電話(14)
MOD(23)
線上遊戲(24)
線上沖印(6)
行動上網(55)
電信業者(68)
交易市集(10)
ISP(55)
科技行銷(24)
電子報(59)
垃圾(26)
電子書(24)
網路媒體(67)
網路廣告(76)
無線上網(27)
VoIP(6)
B2B(15)
B2C(44)
C2C(19)
WAP(33)
GPRS(22)
網路購物(38)
數位家庭(9)
Blog(44)
RSS(17)
ICQ(19)
MSN(38)
品牌(128)
雙網(4)
互動電視(10)
網路書店(17)
交友(26)
Skype(16)
Smart Phone(5)
車用電腦(1)
Car PC(1)
可攜式多媒體播放器(1)
PMP(4)
線上學習(8)
Google(71)
Yahoo!(81)
eBay(34)
Web 2.0(61)
WiMax(8)
iPad(6)
iPhone(19)
Facebook(39)
智慧型手機(28)
Kindle(5)
平板電腦(8)
社交網絡(37)
部落格(29)
SNS(15)
O2O(8)
直播(9)
PGC(2)
網紅(3)
共享經濟(1)
Web 3.0(3)
人工智慧(4)
自媒體(3)


Information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欲引用本站圖文,請先取得授權。本站保留一切權利 ©Copyright 2023,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service@digitalwall.com

歡迎與本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