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首頁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總編筆記 國際化,是台灣網際網路產業的最後活路
圖文/數位之牆 本文發表於2013/09/01 - 被閱讀 58170 次 被轉寄 357 次

網際網路就是個追求規模的產業,不要再逃避這個問題了。

 
■ 訂閱電子報 多種訂閱方式訂閱電子報按此
 
◎台灣網路產業就是個被殖民地

常常覺得美國的網際網路企業氣吞山河,美國市場做完以後就開始出 各國語言版,然後滿世界去開分公司,打不下的市場就併購。畢竟, 美國是網際網路的發源地,不論是技術,創意,商業模式甚至是資金 與產業環境,總是走在前頭。

在台灣,最大入口網站是美國來的,Google在此也有一席之地;訪問 量最高的社交網絡Facebook,雖然有本地的無名小站被美國收購。 (然後被關閉)。使用量最高的APP Store是蘋果和 Google,沒有其 他。年輕人愛用的Line來自日韓,現在多了個Wechat來自中國大陸。

在網際網路流量與平台的制高點上,沒有一個本土企業。在垂直市場 裡,人力銀行,網上商城,在線遊戲,網路地產,本土廠商活得不錯 ,賺錢後付費給這些外來大型平台買廣告。創業者人人羨慕那個把公 司賣給了外商的,因為做大無望,上市無望,被併購是不錯的出路。

原以為電子商務是一塊可以守住的淨土。但,看著我的前東家--淘寶 網與支付寶--在台灣的布局越來越快,心情十分複雜。在淘寶上購物 的台灣人越來越多,因為淘寶什麼都有(人稱「海量商品」)。兩岸 金流物流已不是問題,原本狹小的市場,現在新玩家要來分一杯羹。

◎兵臨城下還渾然不覺

國際化並非美國網際網路公司的專利。事實上,經過多年的發展後, 中國大陸頂尖網際網路公司已經踏上國際化的進程。這並不令人意外 ,因為充沛的能力與自信,已經使得他們能與美國頂尖網際網路企業 站在同一個量級擂台上較量。

如果你還停留在「大陸比較落後」的印象中,那可能會無法理解為什 麼最近有美國人喊出「向中國學習」「向騰訊學習」的口號(騰訊是 中國最大網際網路公司,台灣人用的Wechat就是騰訊產品)。連美國 都開始認為中國大陸的網際網路值得學習,而台灣人卻假裝沒看見。

台灣本土網際網路產業,用「兵臨城下」來形容並不為過。知名線上 旅遊網站EZTravel易遊網賣給大陸攜程網;知名餐廳評論網站愛評網 ,接受大陸的大眾點評網投資;騰訊Wechat在中國大陸以外的市場已 經有超過 1億用戶(包含台灣),這樣的案例只會越來越多。

與台灣人的印象(以及媒體報導)相反的是,我們以為是台灣的網際 網路企業「進軍大陸市場」,其實台灣的網際網路企業不論是上市公 司還是初創,實力弱小得一蹋糊塗。真實的情況反而是對手兵臨城下 ,差別在以前兵臨城下的是美商,現在換成陸企。

是麼原因造成了這樣的結果?

◎人才的能力是落後的

以下,是一個實際的案例。這是一個大陸的獵人頭公司,在幫知名的 網際網路企業招聘產品總監(這個職務的主要工作內容,是製作網站 。因為網際網路企業把網站稱為產品,所以職稱就是產品總監),以 下是有關於這個職務的說明與要求:

====================

工作內容:

1.負責網站平台的產品策略,設計,實現和運營;

2.負責產品團隊的組織發展和人才培養;

3.對網站平台的用戶滿意度和相關關鍵業務指標負責;

4.負責與各商業產品團隊協作,發展各垂直業務。

任職資格:

1.六年以上網際網路相關產品管理經驗;

2.直接領導過千萬級用戶量產品的全過程;

3.三年以上產品團隊管理經驗;

4.大型網際網路公司從業者佳

年薪70萬,外加股權。

====================

年薪70萬,大概是台幣 350萬左右。這種等級的薪水,我在台灣的兩 種產業裡看過,一種是科技製造業(科學園區裡的知名公司),一種 是電信業,每年發好幾個月的年終獎金。然而,在網際網路產業裡, 我推測只有台灣雅虎和台灣Google有這種等級的薪水,其他的很難。

想一想,這還只是個總監的薪水,在其之上的副總不知道要領多少。

在上述的要求中,要特別注意一條:「直接領導過千萬級用戶量產品 的全過程」。簡單來說,你做過的網站最好曾經給千萬人以上的用戶 用過,才有資格拿這樣的薪水。全世界能產生用戶數超過千萬的網站 的國家和地區不多,而台灣顯然產生不出這樣的人才來。

很多人會責怪政府,既然有能力把台灣的科技製造業扶植起來,變成 高薪人才聚集的地方,為何就不能把台灣的網際網路產產業扶植起來 呢?如果台灣網際網路公司的薪水都能有這樣的水準,那還愁找不到 人才嗎?

那,為什麼台灣的網際網路公司開不起這樣的薪水?

◎國際化是終極解決方案

道理很簡單,台灣的科技製造業做的是全球生意。只有做全球生意, 你才有辦法拿到這麼高的薪水。投入一個工程團隊研發出來的產品可 以行銷全世界,跟只能賣台灣,效益相差甚巨。產業的從業人員所獲 得的回報也就有天地之別。

此外,如果台灣的網路公司都只做台灣本地生意,網站用戶數不過數 十萬,他有必要請這麼貴的人嗎?恩,看似沒必要。然後,然後。。 。海外的競爭對手帶著這樣的人才兵臨城下了。你不願意跨出去,人 家會主動跨進來,這不是你想不想要的問題。

台灣的網際網路產業經過十五年長跑,在能力上遠遠落後了。每當我 打開台灣的PCHome,EZTravel,104 人力銀行。。。還有一長串的台 灣本土網站,他們的介面互動設計,風格以及功能,讓我恍惚間覺得 回到了十年前。台灣的用戶怎麼能忍受這些網站這麼久?

一切的癥結,解決方案在於「國際化」三個字。我曾多次在公開場合 說,台灣人的宿命就是要出海,除了認為這才是海洋民族的性格外, 也有很現實的商業考量。以世界為市場,創造大的價值,吸引頂尖人 才,吸引投資,把規模做大,又再吸引更好的人。。。進入正向循環。

網際網路就是個追求規模的產業,不要再逃避這個問題了。

◎不要再做大談網路趨勢的中小企業

如果政府覺得自己真的很用力在輔導與發展網際網路產業,那,我猜 力量是用錯方向了。各種獎勵,各種補助,各種大賽,主題應該只有 一個:「以世界為目標市場的創業團隊才能拿到補助/得獎」。官員 們,想一想你們是怎麼幫助高科技製造業開拓國際市場的?!

很多人會說,國際化還不容易嗎,做個英文版網站或者手機APP 出來 就行。其實還真不是,國際化可能意味著你會先有英文版,閒暇之餘 才會做中文版出來。台灣人接受西方文化的程度高,英文能力也是華 人世界裡算比較好的,這種優勢應該要好好發揮。

另外,國際化並不等於美國化。打日本市場,打東南亞市場,打歐洲 市場。。。都是選擇。問個簡單問題,台灣為什麼沒有初創團隊把類 似Line這樣的APP 做成功?因為一開始就沒人想過要做多國語言。這 種需要規模的應用,沒有大市場,投資人一點不感興趣。

Think Big 。台灣的網際網路公司如果繼續死守台灣市場,基本是死 路一條。十五年來看著前仆後繼的創業者,在媒體鼓動的「網際網路 大趨勢」之下一個個變成中小企業,基本上跟開個五人貿易公司沒差 別,落差真的很大。走出去,才有活路。 (文:黃紹麟

上一篇:台灣的未來:要做東方的瑞士(三)政策
下一篇:再回首行動網際網路(一):從智慧型手機到可穿戴式設備



■ 歷史上的今天

國際化,是台灣網際網路產業的最後活路 - 2013/09/01

談網路交友市場法則與陌陌的未來 - 2012/09/09

寫給我親愛的台灣網際網路同業們(二) - 2008/09/07

Web 2.0 下一步(二)第四流:情感流 - 2007/09/02

中國3G之我見(二)牌照發放決定營銷戰略 - 2005/09/04

電子書之路千里迢迢 - 2004/09/05

寬頻,到底意味著什麼(五)帶入內容與客製內容 - 2003/09/07

無線通訊產業的四大發展(下)電信媒體金融三合一 - 2002/09/01

虛擬的世界,真實的人生 - 2001/09/09

網路媒體的生意經(六)傳統與網路的結合 - 2000/09/03

電子商務:進場的時候到了嗎【現況篇】 - 1998/09/05

 

 
搜尋本站


今日產業動態

簡珮如《黑蝴蝶》創造票房奇蹟 藝企合作擴大文化與公益效益 - 2024/11/21

TTD 推出全新革命性串流電視作業系統 Ventura - 2024/11/21

恩智浦與群光電能互授合作夥伴獎 慶GreenChip破6億顆出貨量 - 2024/11/21

友訊科技榮獲2024 TCSA創意溝通領袖獎 - 2024/11/21

友訊科技榮獲2024 TCSA創意溝通領袖獎 - 2024/11/21


繁體 RSS
簡體 RSS



數位音樂(18)
MP3(35)
數位內容(17)
P2P(13)
電子商務(156)
競標(38)
拍賣(33)
搜尋引擎(96)
筆記型電腦(30)
網路電視(14)
3C(18)
手機(163)
門號(19)
網路行銷(26)
PDA(53)
數位電視(9)
液晶電視(4)
數位相機(34)
網路電話(24)
加值服務(40)
ADSL(52)
平板式電腦(6)
CRM(7)
即時傳訊軟體(10)
寬頻(86)
社群(77)
入口網站(158)
3G(67)
WLAN(13)
影像電話(14)
MOD(23)
線上遊戲(24)
線上沖印(6)
行動上網(55)
電信業者(68)
交易市集(10)
ISP(55)
科技行銷(24)
電子報(59)
垃圾(26)
電子書(24)
網路媒體(67)
網路廣告(76)
無線上網(27)
VoIP(6)
B2B(15)
B2C(44)
C2C(19)
WAP(33)
GPRS(22)
網路購物(38)
數位家庭(9)
Blog(44)
RSS(17)
ICQ(19)
MSN(38)
品牌(128)
雙網(4)
互動電視(10)
網路書店(17)
交友(26)
Skype(16)
Smart Phone(5)
車用電腦(1)
Car PC(1)
可攜式多媒體播放器(1)
PMP(4)
線上學習(8)
Google(71)
Yahoo!(81)
eBay(34)
Web 2.0(61)
WiMax(8)
iPad(6)
iPhone(19)
Facebook(39)
智慧型手機(28)
Kindle(5)
平板電腦(8)
社交網絡(37)
部落格(29)
SNS(15)
O2O(8)
直播(9)
PGC(2)
網紅(3)
共享經濟(1)
Web 3.0(3)
人工智慧(4)
自媒體(3)


Information

 

 

 


個人.家庭.數位化 - 數位之牆

欲引用本站圖文,請先取得授權。本站保留一切權利 ©Copyright 2023,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service@digitalwall.com

歡迎與本站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