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失業人數達64.7萬人,失業率為5.94%,尚未衝破6%,比起5月增加1.4萬人,因為關廠歇業導致失業者達35.5萬人,較5月增加1,000人,連續10個月增加;長期失業人數10萬人,也比上月增1,000人。 比起前幾個月,失業率惡化速度雖然較為緩慢,不過,受到整體產業景氣尚未明顯復甦,企業用人仍舊保守,就業市場出現許多非典型就業勞動人口,也就是臨時性的工作者,低薪資、工作狀況不穩定,恐將造成工作貧窮問題,即上班族儘管有工作,但是工作所得壓低。林由敏觀察,經過這一波金融風暴的洗禮,上班族的薪資M型化的趨勢將更加明顯。 根據主計處統計,國內上班族的平均薪資水準跌幅再創歷史新高。今年一至五月,每人每月平均薪資只剩下4萬5,692元,較去年同期大減3,629元,降幅為7.4%,創下主計處民國69年調查以來同期最大跌幅。林由敏解釋,平均薪資跌幅創30年新高,主要受到去年下半年以來的景氣衰退影響,預期在產業景氣未見強勁復甦,薪資很難有明顯起色。 林由敏表示,工作貧窮蔓延,上班族薪資M型化的趨勢下,M型左端的上班族更應該關注自己的退休理財計劃。除了依靠企業提繳的勞工退休金、勞保年金或是國民年金,自己更應提早儲蓄養老金。
由於勞工退休金、勞保年金都與上班族薪資連動,也就是上班族的薪資越高、老闆提繳到個人帳戶的退休金也就越多,上班族薪資越高,勞保投保薪資也水漲船高,未來計算勞保年金也更為有利。不過,隨著上班族平均薪資下滑,荷包縮水,接連影響勞工退休金、勞保年金的計算基礎,上班族不能再只依賴政府提供的退休金。 根據主計處公佈「中老年狀況調查」,45歲至64歲中高齡民眾,只有67.1%已經規劃好未來退休後固定的經濟來源,高達190萬2,000人,也就是三成三的民眾還沒有規劃退休後的經濟來源。 至於中高齡者的養老經濟來源,以「本人及配偶退休金」占31.4%最多,其次為儲蓄占20.31%,「子女奉養」僅占19.82%,與「勞保老年給付」占19.65%相當,顯示傳統「養兒防老」觀念,不一定適用於現代社會,多數中高齡者養老還是得靠自己。 若從年齡觀察,45歲至64歲的中高齡民眾,養老的經濟來源以「工作收入」最高,達53.1%,至於65歲以上的銀髮族則以靠「家人支持」占48.83%最多。若從性別分析,45歲至64歲的男性退休後的養老經濟來源以工作收入,比例最高,女性則是靠家人支持最多。 值得觀察的是,45歲以上民眾,計劃退休的平均年齡為62.25歲,而且45歲至64歲中高齡者及65歲以上老人,退休後最想做的事都是「調養身體」,其次才是「旅遊休閒」及「料理家務」。 林由敏提醒,相較於逐漸邁入退休潮的銀髮族,出生於戰後嬰兒潮的準退休族,歷經全球經濟長期擴張時代,在工作期間自然累積較多的資產,面對退休自然有較多的銀彈。反觀目前還在職場的上班族,受到產業景氣動盪的衝擊,職場環境瞬息多變,在工作不穩定、荷包縮水的狀況下,較難累積退休金。 由於中高齡民眾預期退休年齡為62歲,比起勞基法退休年齡65歲,還提前了三歲。林由敏表示,上班族若有提前退休的規劃,勢必提早進行退休理財計劃,尤其在工作貧窮問題蔓延之際,上班族必須趁著工作期間,每月提繳一部份的金額透過勞工退休金的自願提繳機制,或是定期定期投資基金,藉助時間的複利威力,豐厚自己的養老本。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09/09/17為止
聯絡人 :謝武雄 聯絡電話:02-55818080 電子郵件:alvin521@cpea.org.tw
上一篇:AVG LinkScanner下載量達五十萬
下一篇:上班族薪資M型化 退休理財當自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