罹癌年齡層年輕化 疲勞頻打呵欠 竟是大腸癌惹的禍 FDP癌症檢測 早期測出癌症風險中華預防癌症宣導協會理事長許水樹強調,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平時忽略定期檢查與初期癌症察覺不易。早期癌症患者不會感到身體有任何異狀或病痛,90%以上的癌症案例在Ⅱ期以後才被發現,然而Ⅱ期後的五年存活率僅65%以下,相較於癌症第一期的五年存活率95%,減少三成以上! 根據衛生署統計,惡性腫瘤27年蟬聯十大死因之首,最新統計平均每7分鐘就有一人罹患癌症,每13分鐘就有一人因癌症而死亡,發生的速度有逐年加快的趨勢,中華預防癌症宣導協會理事長許水樹強調,其中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平時忽略定期檢查與初期癌症察覺不易。早期癌症患者不會感到身體有任何異狀或病痛,90%以上的癌症案例在Ⅱ期以後才被發現,然而Ⅱ期後的五年存活率僅65%以下,相較於癌症第一期的五年存活率95%,減少三成以上! 內湖科技園區的陳姓高階主管,半年來經常感覺疲勞、頻打呵欠,原以為是工作繁重及壓力過大所造成,看了很多醫生卻都找不出病因,後來也不以為意,直到他在醫院做全身健康檢查時,醫護人員建議加做「FDP癌症風險檢測」,抽血檢驗後發現數值異常偏高,經醫師追蹤發現有大腸癌的家族病史,因此建議以大腸鏡追蹤檢測,結果確診為大腸癌Ⅱ期!台北郵政醫院一般內科陳啟源醫師表示,有很多病人是在出現嚴重貧血症狀,甚至是便習慣改變後才來就醫,結果檢查出來才發現有腸胃道的癌症,但都已失去黃金治療期。以往大腸癌等多項癌症多好發於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但近年來,罹患癌症的年齡層已有逐年下降的趨勢,臨床上三、四十歲就罹患癌症大有人在;所以陳啟源醫師建議,目前癌症高居國人死因第一名,國人應定期做健康檢查,並可考慮加入「FDP癌症風險檢測」,提早做好癌症風險的控管。
「FDP癌症風險檢測」是近來國外新發展的腫瘤指標,且獲得許多國家專業認證,如美國FDA核准使用、歐盟及加拿大認證,同時亦已通過衛生署之查驗登記。其應用原理是:當腫瘤細胞增生壓迫周邊的正常細胞時,周邊的結締組織受到拉扯進而產生 FDP(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纖維蛋白原裂解產物),利用檢測血液中FDP濃度,推斷上皮層癌細胞癌化程度,而上皮細胞癌幾乎囊括了九成我們熟知的癌症種類,如肝癌、乳癌、結腸直腸癌、肺癌、子宮頸癌、口腔癌、舌癌、食道癌、胃癌、胰臟癌等。 日前,藝人徐風驚傳罹患食道癌,過去徐風因忽略定期健康檢查,發現時已經是Ⅲ期,如今切除近30公分的食道。身為「台灣優質生命協會」理事長的徐風,以自己切身之痛,帶領紀寶如,以及向娃、李麗華、林松義等多位藝人挺身呼籲民眾及早發現、及早治療!徐風更公開表示未來一定要強迫身邊的友人定期檢測,以防癌大使的身份親自押著好友們到醫院做癌症篩檢,不讓錯誤再次重演。 中華民國臨床生化學會理事長賴明龍博士指出,市面上癌症篩檢種類繁多,一般傳統檢查如X光、超音波等,偵測出腫瘤通常已屆II、Ⅲ期,往往錯失黃金治療時機;而FDP癌症檢測可在「癌症早期」偵測出來,大幅提高存活率。 而進階的磁振造影(MRI)、正子攝影(PET)或高速電腦斷層造影(CT)費用較昂貴,甚至具輻射性,要推廣到一般健康的民眾,每人每年都做一次,確實有實際上的困難。賴明龍博士更進一步強調,不同於以往繁瑣的檢查流程,FDP癌症風險檢測,抽血5CC,兩週內可得知自己是否為罹癌高危險群,且準確率相較於其他腫瘤標記高許多,能更早、更準確的掌握體內細胞癌化程度,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目標。 許水樹理事長表示,國人重治療輕預防的觀念難以導正,反觀歐美國家較重視癌症篩檢,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定期癌症篩檢已成為許多人慣有的生活模式。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暨緩和醫療主任姚建安指出,「乳癌」在女性中發生率排名第一,但早期發現乳癌,治癒率高達到八至九成;此外,「肺癌」與「肝癌」一直是國人的頭號殺手,尤其抽煙、喝酒的應酬文化,更大幅提升兩種癌症的發生機率。因此,「癌症風險管理」極為重要,尤其近年來罹患癌症的年齡層有逐漸年輕化的傾向,在疾病發生之前有所預防、定期監控,是癌症預防最有效率的方法。姚建安建議一般30歲以上民眾就必須定期進行健康檢查;若有癌症家族史,檢查頻率更應提高。檢查結果若屬異常,是一種警訊,若能因此養成良好生活作息,才是篩檢的最終目的。 中華預防癌症宣導協會提醒國人定期篩檢的重要性。若需協助請洽:(02)8772–7305 網站:http://www.ccpaa.org.tw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10/05/29為止
聯絡人 :黃小姐 聯絡電話:27557665 電子郵件:ministarmarch@yahoo.com.tw
上一篇:全新藍牙4.0版本即將問世
下一篇:罹癌藝人徐風 發起『5CC,遠離癌症so eas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