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遊卡解決方案(Easy Card Solution) 悠遊卡串連起大台北地區交通、旅遊、停車場、圖書借閱等服務,建立生活悠遊圈,並於「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通過後,開啟悠遊卡小額消費服務,擴大應用範疇,成為全台兼具交通票證與小額消費的多功能電子票證的首例。 建立悠遊生活服務 隨著小額消費電子錢包服務的啟動,悠遊卡的使用範圍不再侷限於交通運輸,於特約商店、校園等,皆可應用悠遊卡的服務,提供cashless的便利生活。 http://www.program.com.tw/app/geturl.pl?id=2&url=../frame/application/easycard.html&sid=5&cid= 應用情境 校園悠遊卡整合應用解決方案(電子票證整合) 悠遊卡應用可分為小額消費、智慧服務、門禁管理、身分識別四大領域 。 【悠遊生活服務】 小額消費:販賣機、影印機租賃、洗衣機租賃、園區內電子付款(內部餐廳、飲料、運動休閒服務)等。 效 益 - 取代目前以零錢付費或購卡的不便性並縮短結算流程與時間。 智慧服務:器材借用管理、出席簽到、行政表單列印申請付費。 效 益 - 多元化管理模式,解決繁複的行政程序。 門禁管理:教室、宿舍、圖書館、停車場進出。 效 益 - 集中化管理模式,分層權限控管。 身分識別:學生證、教職員證、企業卡 效 益 - 採用恩智浦公司Mifare Classic非接觸式的智慧卡(悠遊卡),擁有唯一序號的優勢,搭配單位內後端系統的資安政策,可更彈性的規劃及整合。 微程式-悠遊卡解決方案競爭優勢 本公司主要研發項目為RFID辨識技術及整合性服務,提供組織門禁管理、安全監控、資訊系統單一簽入整合、電子郵件伺服器管理等服務,並具備獨立開發專業身份識別產品的軟硬體開發商。 近年來智慧卡(Smart Card)普遍使用於交通運輸等公共事務上,驅使我們投入研發電子票證系統驗票設備,並通過悠遊卡公司資安認證,提供各式的驗票設備,並於民國99年取得經濟部RFID加值應用旗艦計畫,將RFID辨識技術應用於支付工具,改善信用卡、IC卡電子錢包的支付方式,推行小額消費的創新應用服務,推廣跨生活圈的服務整合,並將應用走入校園,推動中部六校「校園悠遊卡」,將學生證結合悠遊卡,讓學生證不限制於校園使用,於校外也可以再悠遊卡的特約商店使用,並享有學生的優惠價格,提供學生便利的智慧生活。
成功案例 智慧校園解決方案-中區六校校園悠遊卡 將學生證結合悠遊卡,整合校園門禁、借書、列影印、資訊站、會議簽到、器材借用等共用性服務,並利用悠遊卡小額消費的機制,讓學生於校園內外皆可使用,提升便利性,並可吸引校園商圈店家加入悠遊卡收單付款機制,帶動周邊商圈發展,創新國內RFID與小額付款的服務方式,帶動跨生活圈的應用服務,創造優質便利之生活。 校園使用範圍: 應用包括身分識別、門禁系統、虛擬電子錢交易、圖書館借書、體育館設施及視聽設備使用…等,說明如下: 門禁管理:統一管理學生宿舍、教室及各管制點 器材借用管理:用於校內視聽設備及體育器材借用 身份辨識:電腦教室上機刷卡及圖書館匣門管制 簽到管理:包含課程會議、活動報名及簽到 行政規費:成績單等各處室規費 影列印管理付費系統:圖書館與電腦教室列印付費 校園資訊站資訊查詢:提供學生查詢校園公告資訊 智慧空間服務:包含健身設備使用、電源管理、空調管理等多元化服務,呼應節能減碳並且針對智慧空間內的軟硬體設備作一有效的管理 小額消費:可使用於校園外可接受悠遊卡交易的店家 校園悠遊卡應用實例: 圖書館 - 還書逾期扣款 圖書館 - 櫃台借還書 總務處 - 辦理停車證 校園無人商店 自動化服務管理系統 - 提供證明文件、成績列印等 影列印管理付費系統 資訊站應用查詢系統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11/03/09為止
聯絡人 :angelina 聯絡電話:0988810011 電子郵件:angelina@tc.program.com.tw
上一篇:Citrix把Amazon網路服務連至商業機構XenServer客戶
下一篇:Acronis 備份復原方案榮獲 Gartner 報告評選
|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四)阿里巴巴敢給股票 - 2023/07/02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三)上億會員怎麼管理 - 2023/06/25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二)最好的公司支付寶 - 2023/06/18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一)兩個女人一個男人 - 2023/06/11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十)千團大戰影音帶貨 - 2023/06/04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九)電視購物轉型電商 - 2023/05/28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八)那些從台灣來的人 - 2023/05/21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七)嘉丰資本擦身而過 - 2023/05/14 ■ 我在中國工作的日子(六)跟阿福有關的人們 - 2023/0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