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死神的聖物Ⅱ(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Part 2)》——英國視覺特效(VFX)工作室Double Negative、MPC和Framestore均使用3D動畫暨彩現軟體Autodesk Maya製作《哈利波特》系列最終回的視覺效果。Double Negative工作室視覺特效總監David Vickery表示,「從《火盃的考驗(Goblet of Fire)》開始,Maya一直是我們製作流程的核心工具。在這部影片中,Maya幫助我們在一個大型3D環境中創建完全由電腦生成(CG)的霍格華茲魔法學校和壯觀的山脈,同時我們還採用Autodesk Mudbox軟體進行噴火龍的數位模擬。」MPC工作室視覺效果總監Greg Butler補充道,「每一集的《哈利波特》,MPC都是以Maya軟體進行建模、綁定角色和製作燈光效果。」Framestore工作室視覺效果總監Andy Kind也表示,「歐特克公司的Maya軟體再次成為我們創作的利器,幫助製作《消失的密室(Chamber of Secrets)》中榮恩和妙麗逼真的初吻場景,以及哈利波特想像中的天堂。而若無Maya軟體,《哈利波特》八部影片我們一部也完成不了。」
《猩球崛起(Rise of the Planet of the Apes)》——對紐西蘭Weta Digital工作室而言,Andy Serkis扮演的CG黑猩猩Caesar是個重大的里程碑。Weta工作室以Maya和MotionBuilder軟體作為其創意製作流程的核心,製作突破性的視覺特效和動態捕捉(performance capture)。Weta工作室技術長Sebastian Sylwan表示,「我們必須為藝術家提供最佳的工具和創新技術,方能打造如同Caesar逼真的CG角色,使其能重複運算同時展現其創意。我們以Maya和MotionBuilder為基礎自行研發軟體,進而讓動態捕捉、頭髮、眼睛和肌肉的呈現更加完美。」同時,加拿大的Image Engine公司充分利用Maya的製作流程,以製作本片預告。
《變形金剛3:黑月降臨 (Transformers: Dark Side of the Moon)》——於舊金山和新加坡皆設有工作室的領先視覺特效製作公司Industrial Light & Magic(ILM)和Digital Domain工作室聯手,在立體3D環境中呈現片中高達50億個多邊形且細緻的變形機器人。ILM運用歐特克DEC軟體工具於製作流程中,以3ds Max製作數位環境,納入Autodesk Flame於專有的SABRE高速合成系統,並利用Maya 作為動畫、綁定和布局的核心工具。該影片視覺特效總監Scott Farrar表示,「在視覺特效製作過程日趨複雜的情況下,藝術家能否擁有得心應手的工具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加重要。借助歐特克的數位娛樂解決方案,ILM得以不斷創造出突破性的視覺特效。」
「最佳動畫長片」提名影片 《功夫熊貓2 (Kung Fu Panda 2)》和《鞋貓劍客 (Puss in Boots)》——這兩部由夢工廠動畫公司(DWA)製作的動畫片,不僅均獲得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提名,同時亦名列2011年最賣座的三部動畫片之林。DWA繼續以創意推進技術,為動畫人物賦予鮮明的個性,這兩部動畫片的製作均使用了Maya軟體。兩部動畫片的立體製作總監Phil McNally表示,「無論是我們自己,還是與歐特克合作,都能在Maya中開發工具,專門解決3D的立體難題。Maya為我們帶來了直觀而靈活的製作體驗,讓我們可以一邊製作一邊在3D環境中看到製作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