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在陜西藍田縣一帶,鄉民有一種習俗,在農閒時會離開家鄉去外地旅行、謀生計,稱之為「下南路」、「走西口」,當中有些人會在背上掮著一把勺子、兩把刀,走到那兒,便以烹廚手藝來為需要的人家「辦桌」,順便也給自己混上一頓旅途上的溫飽。於是在當地稱呼會作菜的人為~勺勺客。 以好手藝換得一餐溫飽,與萍水相逢的各路朋友分食,這個故事打動了李櫻瑛。喜歡寫作、旅行、烹飪的她,20年前一次偶然,前往陝西旅居3年多。兩千年前的西安有如今日紐約,大唐首都長安是當時的世界中心,既靠近西北邊疆,又是絲路起點,商旅絡繹,人文薈萃,各種族在此交易物資,交換技藝,也孕育出一種獨特的大西北飲食文化,讓道地台灣囝仔李櫻瑛沈迷其中,習得一身手藝。 回台後與大姊、弟弟,開起了全台第一家陜西菜館,那是1996年。就像扛著把勺子的遊人,貪於嬉遊的靈魂安生下來。在台北仁愛路巷弄里的小館中,全心的透過美食,敘說著一段段故事:絲路異國香料的流浪、陜西人質樸的熱情、窯洞土炕上的麵香、塞漠風沙炙陽氣味…。而分享美好記憶、美食的增香添味、人的溫度交流;這樣的樂趣,正是[勺勺客]的精神。那店名呢…?就叫:勺勺客 吧! 絲路香料百味爭妍,一菜一味真功夫
絲路是中國最早與歐亞非交通往來要道,駝鈴聲裡運來的異國香料,成就了陜西飲食多元豐富,取材廣泛的寬闊胸襟。花椒、八角、茴香、桂皮、胡荽、辣椒、蒜苗、豆醬……;盡是勺勺客風味料理的主要角色,儘管十數種辛香料複合交織,最終仍脫穎出獨一無二的一菜一味,難就難在這裡。 勺勺客厲害在香料,更在工夫,眾多辛香料一一入味、手續繁複耗時,勺勺客以細緻講究的料理技巧展現實力,點食率最高的炙子骨排,將酥炸後的豬肉軟骨,透過蒸、煮、烤等繁複工序造就豐腴軟潤、入口即化的驚艷口感,一舉擄獲饕客挑剔味蕾,在網友間廣為流傳。 陝西風味麵食是勺勺客必點招牌,手工麵彈牙勁滑配上鮮甜湯頭堪稱一絕。泡饃、臊子澆頭麵,一兩元寶……獨具風味、各自精采。三種湯底打造的葫蘆頭泡饃、雙紅泡饃、燒羊肉泡饃,各展迴異滋味;臊子澆頭麵材料千變萬化,可依節令更換;一顆一兩重的家常水餃,顆大餡飽帶湯汁,不沾醬、吃原味,庶民美味驚艷無比。 風味美食,五感體驗
從陜西地方菜餚開始,擴及到大漠邊域地區的風味菜、清真菜餚、仿古菜餚,勺勺客提供的大西北料理豐富多元,親友共餐遍嚐各色風味,散點一樣自在盡興。 勺勺客的風情,不止舌尖上翻騰的滋味而已。以招牌商品泡饃為例,點好了泡饃,店家會先送來一塊手掌大的白麵烤餅,叫做飥飥饃,供食客自己動手掰成黃豆大小,服務生再收回去廚房煮湯;客人邊掰饃、邊閒聊,啜飲口香濃醇郁的西桂稠酒、配上幾碟特色涼菜,一派陜西風雅愜意。 勺勺客的拱形門洞仿造黃土高原特有的窯洞,掛著辣椒、大蒜、玉蜀黍,牆上掛著西北特有的百納、窗花、農民畫等工藝品,店內還放著黃土高原民歌戲曲… 嗅聞著撲鼻辛香,味蕾嚐盡風味美食,眼觀窯洞風光、耳聽高亢秦腔,再加上掰饃的手感樂趣,果真是道地的五感美食饗宴。 故鄉台北重現長安風華
勺勺客還有一個獨樹一幟的風景。那就是牆面甚至樑上,密密麻麻題滿了客人的創意簽名。總統、高官、作家、名嘴、藝人、廣告人…,甚至比利時知名漫畫家艾爾吉還信手在牆上塗鴉了成名作品「丁丁歷險記」。但一路死忠支持勺勺客的,更多是不知名的尋常人等。不論是年少離開陝西老家的80歲老伯伯、曾出差大西北的台商、踏過絲路的旅人,或是一位五代同堂的102歲曾爺爺、以及專心啃食孜然羊肉的3歲小娃兒…。 流轉著美食、故事,兩千年前人文薈萃的長安,彷彿在這一方小小空間重現。匯流大江南北的台北城,不也融合了各種族群與文化?大夥兒不分年齡、職業、位階與種族,在味蕾的召喚下,不同時點來到勺勺客,透過牆上題名,穿越時空,一起分饗廚娘老闆的長安滋味與記憶。 15年過去,兩姊妹對經營餐館也有了不同的想法。隨著老店所在的仁愛路二段11巷將面臨都更,勺勺客也在2012年下半展開「品牌都更」。重新整理菜色、改換CI門面、開發伴手禮、發展副品牌、走進百貨公司…,好多大計要進行。 老勺客美食作家焦桐,曾形容飥飥饃「有著憨厚的性格,你餵以什麼湯、它就變成什麼味道。」還說「泡饃和秦腔都有著死不離窩的固執鄉土情結」。也許在異地吃多了泡饃,李櫻瑛藉此尋回綿密的思鄉情,也一點一滴醞釀芬芳醇厚的人生況味。終究,故鄉台北安頓了躁動不羈的靈魂。這裡既是原點、也是終點,更是下一個夢想的起點。 官方網站:http://www.shaoshaoke.com/ Facebook粉絲專頁:勺勺客https://www.facebook.com/shaoshaoke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12/12/01為止
聯絡人 :林恩如 聯絡電話:02-2706-0128#20 電子郵件:enju@soho.com.tw
上一篇: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任命陳偉文先生為副總裁兼集團財務長
下一篇:老茶‧好友‧後書房──水月草堂的品牌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