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2013年12月4日 - (亞太商訊) - 鳳凰網近日刊載中國光大銀行常務副行長林立文章,深入解读了近期热议的金融产品创新。文章报道,就2013年9月16日尚福林主席在銀行業協會第13次會員大會講話中明確提出,在「柵欄」內,探索理財業務有效服務實體經濟的新產品、新模式,推動理財業務規範化、規模化發展,逐步成長為銀行常規重點業務。「柵欄」原則,其核心是對不同性質的業務進行風險隔離。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國際金融監管的一個方向也是防範不同性質的業務過度交叉所帶來的風險隱匿與擴散,特別是在銀行自營業務與代客業務之間、在銀行傳統業務與新興業務之間,明晰業務性質與風險歸屬,建立防火牆與隔離帶。 中資商業銀行的理財產品是我國利率市場化和資產證券化發展進程緩慢,企業直接融資市場欠發達和投資者投資管道匱乏的背景下銀行創新的產物。截止2013年9月底,商業銀行自身創設發行、投資管理的理財產品(銀行理財產品)餘額已接近10萬億元人民幣。銀行理財產品在波動的市場環境中為投資者帶來了持續投資收益的同時,也連通了投資與融資,推動了我國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促進了中國金融投資體系有效前沿面(efficient frontier)的逐步形成。但另一方面,銀行理財產品以約定收益率方式為主的發行模式以及法律地位缺失等問題,使得銀行理財業務的風險收益隔離、過手機制沒有真正確立,剛性兌付的現象客觀存在,代客與自營存在風險傳染的可能,迫切需要建立一個紮實的「柵欄」。 理財業務「三要件」 近期,10餘家試點銀行推出了「理財直接融資工具」與「理財管理計畫」相配套的理財創新整體方案,可以看做是監管機構在銀行理財業務框架內,為了繼續發揮銀行理財業務為投資者創造財產性收入、推動實體經濟發展、促進銀行轉型等積極作用的同時,解決理財業務存在的資訊不透明、影子銀行隱性風險積累、通道業務放大金融杠杆等問題,按照「柵欄」原則,分別在理財業務的資產端和投資端做出的規範性安排。 銀行理財業務本質上是受託業務,是銀行作為專業受託資產管理機構使用投資者的資金、在與投資者事先約定的投資範圍內進行資產組合配置和投資管理,投資收益與風險由投資者承擔,銀行從賣者有責的角度出發,做好受託、履職、盡責的義務並收取管理費的活動。根據國際金融監管的理論與實踐,如何在法律形式與業務實質上使銀行理財或資產管理業務的投資風險與收益過手給投資者,使投資者願意承擔、能夠承擔,即滿足「風險隔離、風險可公允計量、投資者可承受」等三個方面的要件就是理財業務產品建立柵欄、回歸本源的關鍵。
標準化創新方案 反觀10餘家試點銀行推出的「理財直接融資工具」與「理財管理計畫」的設計方案: 「銀行理財直接融資工具」是一種由商業銀行作為發起管理人設立、直接以單一企業的債權融資為資金投向,由合格投資者(銀行理財管理計畫)進行投資交易的標準化投資載體,在法律形式上起到風險隔離與破產遠離的作用,並保證理財資金與實體經濟一一對應。工具的創設引入公開發行、集中薄記、持續報價、連續估值、以及最高80%的自我投資,並向「計畫」管理銀行定期披露資訊,使得非標準的基礎資產轉化為可交易、可估值、透明的標準金融產品。 「銀行理財管理計畫」有別於傳統的銀行理財產品,是商業銀行發行的開放式、無預期收益率、僅投資銀監會認可的標準金融工具(債券、理財直接融資工具等)並獨立開戶、單獨管理、單獨建賬和單獨核算的理財產品。「計畫」通過動態管理(開放式)、組合投資、公允估值(非預期收益率)、資訊透明,做到分散風險並將基礎資產的投資收益於風險過手給投資者。 因此,「計畫」的特性確立以「工具」的可交易、可估值為基礎,「工具」的風險傳遞以「計畫」的組合投資為要件,工具是立柵、計畫是橫杆,兩者缺一不可,構成了理財業務堅實的柵欄:「理財直接融資工具」將非標融資項目變身為標準化的金融產品(但無法解決單一投向的集中度風險以及實體經濟需要長期資金但資金端需要流動性的矛盾),「理財管理計畫」將金融產品變身為投資組合(通過動態管理與組合投資以分散風險,在基礎資產與投資者之間建立緩衝帶,體現資產管理人的價值貢獻)。通過層層過濾,依託專業化的結構設計與組合管理,分散基礎融資專案的風險,使不同風險偏好的機構投資者、個人投資者能夠承受,從而使原來集中在銀行系統的信用風險得以轉移出來,真正促進直接融資的發展,提高金融與實體經濟的擬合度,也使投資者真正獲得風險收益。 強化風險把控 「理財直接融資工具」與「理財管理計畫」相配套的整體方案試點推出有以下重要意義包: 首先,推進多層次的直接融資體系建設,以理財業務增量資金對接實體經濟,同時理財直接融資工具與理財管理計畫的對應,即是銀行理財資產端和負債端直接對應,壓縮了多層通道環節,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其次,使原有理財業務透明化、標準化,風險收益真正轉移,避免剛性兌付,推動發展為規範的資產管理業務,不僅賦予了銀行應對金融脫媒與利率市場化的有效防禦武器,也促進債券等直接融資市場的發展。一個強大的債券市場與一個強大的資產管理行業相互配合,才能促進中國金融體系轉變,而這一過程中,銀行通過理財業務的規範完成自我革命,浴火而生。 兩項試點鋪開將倒逼銀行風險管控能力和投資管理能力提升。理財直接融資工具要求銀行提高對標的資產專案風險的識別和管理,以維持其發起方信譽,同時銀行理財所謂「影子銀行」風險將顯性化、透明化,從而有助於監管層對系統風險的把控;而理財管理計畫的投資與收費的透明、比較基準的顯性化,也迫使銀行真正提高資產配置和投資管理能力,從而促使銀行由財富持有銀行向財富管理銀行轉型。 第三,抑制過度虛擬化,緩釋「影子銀行」風險。一是減少通道業務,擠壓「資管泡沫」,推動金融機構差異化經營、專業化分工,推動大資管行業健康發展;二是整體方案是以商業銀行模式而非投行模式為主的綜合化經營,本身就抑制了過度杠杆。 第四,整體方案是增量改革、新老銜接。以往銀行理財業務在穩定銀行存款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隨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將逐步被銀行更為規範的主動負債品種所取代。在新的環境下,新的理財產品模式必將逐步被投資者所接受。而且,只有銀行理財產品從法律形式到業務實質真正回歸代客業務、回歸資產管理,銀行理財才能擺脫銀行資產負債表的束縛、擺脫資本充足率的約束,才能真正做大。未來兩三年,在銀行外部經營環境劇烈變化的過程中,銀行理財業務新老銜接,對商業銀行天然有一個過渡期與適應期。 因此,理財制度框架創新設計符合金融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以及金融產品創新建立柵欄的要求,將「推動理財業務規範化、規模化發展,逐步成長為銀行常規重點業務」。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13/12/31為止
聯絡人 :劉 穎 聯絡電話:81-3-5791-1818 電子郵件:tiaraliu@acnnewswire.com
上一篇:Xilinx推出全方位功能安全設計套件實現Smarter工廠與醫療設備
下一篇:FinEx選擇啟瑞(Curex)外匯基準 革新ETF外匯對沖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