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 2014年12月19日 - (亞太商訊) -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集市場高度關注的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1958.HK,下稱“北汽股份”)經過招股、定價,已經成為年度集資領先者,明日將在聯交所主機板掛牌上市。北汽股份是次集資高達110.3億港元,帶動本港新股市場第四季度再次爆發,預料今年港交所的新股集資額有機會重返全球前3名。 自12月9日在香港公開招股以來,海內外投資者對北汽股份多條業務鏈表示出了濃厚的興趣,認購踴躍。在機構投資者方面,北汽成功引入了10名基石投資者,分別為易穎有限公司,首航國際(香港)投資有限公司,亦莊國際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北京控股集團(BVI)有限公司,招銀國際金融有限公司,瑞群投資有限公司,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大眾交通(香港)有限公司,匯明資產有限公司,中兵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 鑒於市場的熱捧,北汽的上市發行價定為每股8.9港元,接近招股價範圍7.6港元至9.8港元的中上限定價,募集資金達110.3億港元。 高額認購 引領市場
年底收關之前,赴港新股進入衝刺的黃金季節,北汽股份強勢帶動聯交所集資額再次促使港股規模躋身世界領先地位。 北汽股份日前定價每股8.9元,為早前定價區間7.6元至9.8元的中上限價位。根據招股和定價情況描述,北汽是次上市在發行1,238,820,000股的基礎上,另設最多不超過15%的超額配股權,集資額高達110.3億港元,趕超(其他年度領先企業),成為今年集資額最高的上市新股之一,並計畫明日於聯交所主機板掛牌上市。 行業領先 多產品組合驅動並進 作為中國領先的乘用車製造商,擁有北京賓士、北京現代和北京汽車的乘用車三大品牌,北汽股份上市後被市場看做是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公司中的第二大乘用車製造商。業務領域涉及廣泛而多樣,北汽股份擁有乘用車車型設計,研發,製造及銷售並提供相關服務等一條龍業務,被市場公認為是能夠契合市場需求,具有高速增長潛力的乘用車製造商。北汽股份擁有先進技術平臺且銷售高速增長、歷史悠久的梅賽德斯-賓士豪華車業務,銷售穩健增長的北京現代中高端品牌業務,以及飛速增長的自主品牌業務。這樣的組合高度多元化且互補,覆蓋了合資豪華、合資中高端、自主品牌中高端和自主品牌經濟型的不同市場領域。 截至最後實際可行日期,北汽股份提供了多種乘用車車型,覆蓋了中大型、中型、緊湊型及小型轎車、SUV、MPV和交叉型乘用車產品,可滿足消費者對不同種類車型的要求。 截至2013年底,在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北汽集團)的核心業務中,北汽股份擁有北京賓士51%的資產。北京賓士是梅賽德斯——賓士在中國乘用車市場惟一的合作夥伴 ,是中國第三大合資豪華乘用車製造商,占中國合資豪華車乘用車市場15.3%市場份額。北汽股份同時擁有北京現代50%的股權,作為中國銷量排名第二的合資乘用車製造商,北京現代占中國合資中高端乘用車市場10.6%的市場份額,是現代乘用車品牌在中國乘用車市場的惟一合作夥伴。 與此同時,北汽股份擁有北京汽車100%的自主品牌股權,在交叉型轎車中分別排名第五位。 上市之後,北汽股份與其他同類在港上市的國內乘用車品牌相比,能夠為用戶提供更加多元化且互補的乘用車品牌,能夠全面覆蓋各個細分市場。在合資豪華品牌,合資中高端品牌,自主中高端品牌以及自主經濟型品牌中,北汽是惟一一家覆蓋全部市場領域的企業,提供多種乘用車車型,滿足消費者對不同種類車型的要求。 北汽股份即將在香港聯交所主機板成功掛牌上市,這一舉措意味著北汽股份正式登上國際資本舞臺。 行有道,達天下的發展策略 北汽股份將在上市後,通過一系列的發展策略進一步加強在中國汽車市場的領導地位。 1,進一步豐富產品組合,提升產能。通過不斷推出新車型及改善現有車型,通過推出更多SUV產品,以及自主及合資品牌業務計畫等擴大產能。 2,改善北汽股份自主品牌業務的成本結構,提高盈利能力,以及提高發動機工廠產能和自主研發發動機搭載比例。 3,進一步加強研發和創新能力,增強競爭力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繼續投入資金、技術、資源發展自主品牌,以及與國內外研究機構合作,吸引專業技術人才等等。 4,開拓汽車行銷方面的商業模式和海內外銷售網路。繼續推進自主品牌的互聯網銷售,繼續拓展在中國的銷售網路,以提升銷售和市場份額,同時計畫進入海外市場特別是新興市場 北汽股份本次上市募集資金的60%將用於固定資產投資,約10%用於開發北京汽車乘用車,約5%用於發展銷售網路及推廣北京汽車乘用車,約15%用以償還銀行借款 ,約10%用以補充營運資金及作一般企業用途。北汽股份將通過多條產品線全面發展,完善產品結構,力爭成為國內最大的乘用車製造商。同時,抓住本次在港掛牌上市的寶貴機遇,借助香港國際資本市場的融資平臺和運作模式,進一步深化結構調整,加快戰略轉型,提升核心競爭力和公司治理水準,謀求更好更快的發展。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15/01/18為止
聯絡人 :劉 穎 聯絡電話:81-3-5791-1818 電子郵件:tiaraliu@acnnewswire.com
上一篇:中盛新能源承建40兆瓦以色列最大太陽能光伏電站
下一篇:ADI推出雷達系統直接變頻接收器開發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