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基法一例一休於去(2016)年12月23日正式施行,迄今2個月以來爭議不斷,對於勞力密集、資本密集以及技術密集兼具的製造業而言更是影響甚鉅,考驗著管理者如何妥適因應,度過勞動法新制的調適期。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勞動法專家 郭國平提到,一例一休政策推行未經較長時間全面評估對各行各業、經濟及社會的影響,加上加班費與特休假、基本工資暨勞保費三箭齊發、同時調漲,以及資深勞工未修畢之特休假依法需折現等種種改變,除了企業的人事成本大增,更衍生出因勞動成本增加造成社會預期物價上漲的心理因素。 製造業應如何調整企業經營策略,以因應新修勞動法帶來的衝擊?政府如何輔導企業渡過調適期?郭國平分享他服務製造業多年的經驗提出疏解之道,期以降低勞動法修訂對製造業所帶來的影響。 【危機就是轉機!企業應及早研擬經營對策】 郭國平表示,企業經營的風險控管是維持穩定成長的關鍵要素之一,製造業應持續加強投資,不論是產品研發的創新、品牌通路的調整,期以藉由不同的獲利模式來提高利潤,吸收一例一休衍生的勞動成本,並有能力將利潤回饋予員工,將危機化為轉機,凝聚勞資雙方共存共榮的關係。
【提高生產產能,控管生產成本】 郭國平提到,製造業面對全球激烈競爭,在「毛三到四」如此低的毛利率下,又面臨一例一休的連鎖效應,製造業應思考如何提高產能,控管生產成本,解決排班困境,進而提升毛利率達成獲利之目標,同時亦能考量到員工輪班的身心狀況。 【重新檢視生產排程與強化品管機制】 影響工廠生產產能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停工待料,當人力全數到位,機器準備生產之際,常因缺料無法有效達到計畫產能,但勞動力無法儲存,員工薪資仍需照常支付,機器依然提列折舊,因此郭國平提醒,企業在成本高漲的態勢下,更應嚴格檢視生產排程,避免出現缺料導致停工的情況,同時強化品管機制,降低產品不良率、提高產能,進而有效達到降低總生產成本之目標。 【訓練多能工並且落實績效考核制度】 面對人力不足的問題,郭國平建議,可藉由第二專長訓練「多能工」以因應生產作業人力調度的需要,適度轉換人力、控管員額,才能有效提升工作效能、嚴控生產成本。同時企業也可透過實施「精兵政策」來強化員工績效考核制度,讓每位員工都是組織的強兵悍將,如此方能在勞動成本提升之際,提升公司整體營運效能。 【政府加強宣導及落實產業分類管理】 有鑑於業界對於落實一例一休仍有許多反彈的聲浪,郭國平建議,政府除了需強化到府(廠)服務之宣導機制,協助企業確實瞭解修法條文的內涵,以利業者調適外,也可考慮將產業分類管理(如:製造業、服務業分流管理),或例外管理(如:微型企業或中小企業)賦予更多的彈性。 郭國平進一步說明,以現行製造業適用八週彈性工時,雖可連續工作六天,但仍受限於例假日必需休息的規定,建議企業參考四週彈性工時制度的設計,讓製造業有較彈性的生產作業時間以應生產尖峰期之所需;另外目前科技製造業者對於每月加班時間建議由46小時放寬至54小時等等相關議題,足資顯示製造業者對於工時制度賦予較多的彈性,以應生產之所需。 【未修畢特休假折算工資比例核發】 依新修之勞動法特休假未休完必須折算工資,但如資深員工較多的公司,將大幅提升人事成本。郭國平建議,勞動部應考慮讓企業有強制員工休假的規定(例如:至少休完年度特休假的1/2或2/3),俾免勞動成本的大幅攀升,稀釋掉企業應有的獲利。 【協助製造業生產技術創新、轉型與升級】 郭國平更表示,由於製造業投資金額龐大,成本回收速度緩慢,建議政府應協助製造業改善投資環境,投資增加了,才能雇用更多的人力,擴增就業機會,以及給予較優惠之租稅獎勵措施,提升台灣產業發展的競爭力。 中華人事主管協會執行長 林由敏亦表示,本次勞動法的修正旨在落實周休二日,製造業可以藉此大幅改善生產作業體質,並把握創新生產技術以及轉型升級的機會,提升品牌價值。 此外,林由敏提到,由於各企業的業態及業務性質差異,製造業的輪班制度所面臨的人力配置及工時安排的問題也都與其他產業不一樣,一例一休上路至今已經有許多企業紛紛聘請協會勞動法令專家、顧問至企業內部進行輔導,依據企業營運方針量身訂製工時制度及調整組織人力規劃,協助企業落實法令修正,達到各行各業最佳的因應方式。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17/03/17為止
聯絡人 :高靜惠 聯絡電話:02-27485188 電子郵件:chinghui114@cpea.org.tw
上一篇:【台中】精選講座
下一篇:非破壞式金屬管線材料/陽極材料檢驗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