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塑化劑惹禍!年僅2歲小女孩,竟然初經來潮,媽媽嚇得趕緊帶女兒就醫。檢查後發現女童尿液中塑化劑含量過高,才會讓月經提前報到!這位粗心的媽媽坦言,常常給女兒喝塑膠杯裝的冷飲,平常會用保鮮膜或塑膠盒裝微波食品,同時讓孩子在塑膠地墊上玩耍,甚至媽媽也會替女兒化妝,或床頭擺滿香水瓶…,種種因素引發年僅2歲的女兒「性早熟」。 近十多年來,小兒科醫師發現女童性早熟的比例提高,泌尿科醫師則發現男性的精蟲數目降低。有愈來愈多的研究報告和臨床檢驗證實,性早熟的孩子器官並沒有問題,他們是受到環境中的化學物質干擾所致,這類物質稱為「內分泌干擾物」,也就是俗稱的「環境荷爾蒙」。其中又以含塑化劑的比例最高。 塑化劑是一種增加材料的柔軟性或使材料液化的添加劑,其添加對象包含了塑膠、混凝土、乾壁材料、水泥、膠粘劑與石膏等等,種類多達百餘種。在我們日常生活環境中,除了被用來作為「定香劑」,存在於有香味的清潔用品、化妝品和保養品中,也會被用於藥品或保健食品的膠囊、膜衣或懸浮液,而最常被大量使用的要算是生活周遭的各類塑膠製品了。 現代各種塑膠製品琳瑯滿目,因為質地輕,不易損壞,不易導電,攜帶方便且價廉等特性,為我們帶來極大的便利性,日常生活中的食衣住行育樂,幾乎都離不開塑膠製品。包括建材、包裝材料、汽車用品、機器零件,甚至衣服、鞋子、文具、容器等。尤其家中有幼兒的家庭,從出生的嬰兒開始,便接觸到一連串的塑膠製品。從奶瓶、洗澡盆、嬰兒車,漸漸長大後,學坐、學走、遊戲時的安全地墊、塑膠玩具、餐具,都是從輕便、防摔,減少孩童受傷等安全考量下使用。但是細想,這些看似安全的考量,真的是安全的嗎?
塑膠製品為了各種不同功能和作用,添加一種或多種的塑化劑,從下表我們可以清楚各類塑膠製品的特性和限制。 當孩童使用或接觸各類塑膠製品時,會因為父母的疏忽,不知不覺讓塑化劑造成孩童在成長發育中的影響和傷害。像幾乎每個家庭中都會有的塑膠玩具,很容易被孩子放進口中咬;劣質的塑膠地墊或學校課桌常使用的切割軟墊,除了易散發塑膠味,長期使用會因摩擦掉屑,隨著食物或長期接觸進入體內;使用塑膠杯、塑膠袋、塑膠容器、塑膠膜盛裝酸性飲料、熱食或微波加熱,甚至裝便當的紙製餐盒、防油紙袋,通常會有一層防油的膜,如果在合成的過程沒有完全聚合在一起,就會滲出毒物。化學專家指出,連保鮮膜或泡麵的碗,一旦加溫跟食物接觸,都會釋放毒素。專家更提醒父母,不要讓孩子用塑膠吸管喝飲料,因為吸管大都含有色素、重金屬,傷害身體,不得不慎。 除了塑膠製品帶來的塑化劑威脅,透過環境吸入,也是塑化劑進入身體的途徑。例如,剛油漆或剛安裝地板、裝潢的房子,室內空氣往往會含有可能致癌的塑化劑DEHP。此外,有使用芳香劑的家庭要特別小心,因為調查發現,約一半以上的芳香劑裡都含有塑化劑作為定香劑。 上述食入、吸入之外,塑化劑也會經由皮膚接觸進入體內。如果孩子或媽媽使用到含毒成分的化妝品、沐浴乳、洗髮精,或孕婦使用含有塑化劑的化妝品或保養品,很可能透過皮膚讓孩子或肚裡的胎兒也受到塑化劑的污染。 因此,聰明的父母該如何降低或避免孩童接觸到塑化劑的威脅?幼兒專家建議:一、盡量減少使用塑膠袋、塑膠容器盛裝熱食,最好改用安全的304不鏽鋼或耐熱玻璃、陶瓷器皿。二、少用保鮮膜包覆油性食物或蒸煮、微波。三、嬰幼兒的奶瓶使用玻璃製或PP材質的塑膠瓶。四、選擇有安全無毒標示的塑膠地墊,並盡量避免在地墊上吃東西、玩耍或睡覺。五、購買標示「不含塑化劑」檢驗合格的無毒安全玩具。六、居家裝潢或建材,選用無鉛、無汞、無毒的環保材料。七、選購無香料,不含螢光劑的化妝、保養品、各式衛生清潔用品。八、少吃不必要的藥品或保健食品。九、養成吃東西前洗手的好習慣,並以多喝開水取代飲料。十、多吃天然新鮮蔬果,多運動,可加速新陳代謝,排出體內塑化劑。 孩子的成長發育期只有一次,無法重來,期間若因疏忽造成傷害,要付出更大的代價來彌補。如何在危機重重的環境中,為孩童的健康嚴格把關,打造一個不受塑化劑侵害,安全無虞的環境,考驗著父母的智慧和用心! 延伸閱讀:www.k5news68.com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17/12/25為止
聯絡人 :鄭聖玲 聯絡電話:03-3313678 電子郵件:mos676767@yahoo.com.tw
上一篇:攀過兩岸高牆,小賣家輕鬆西進大賺人民幣的秘訣
下一篇:超級疑難土地產權清理專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