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豆茶又叫烘豆茶,古早時將洗淨豆子進行大火焙炒豆香,隨著時代進步,不斷改良與完善,用以先進「仿茶技術」,列入自然發酵藝術,喚醒鼓豆內深層營養活力,以純手工「竹籠烘焙」慢火焙煎出「穀豆茶性」,變成為了茶韻甘香、口感溫潤、風味獨到的養生風穀豆茶。他是烘豆茶的創新者:林莫頻。 林莫頻,龜山在地人,曾協助過許多知名企業的系統維護外包工作人員,執行資安維護工程的資訊人。林太太原本從事科技化工業,負責高危險化學藥劑,因從小就是藥罐子的天生過敏體質,加上從事這份需要常態性近距離與藥劑為伍的工作,已讓身體造成負擔,當時因患有鼻竇炎,嚴重到須坐著才能睡覺,在不想動刀的情況下,到處尋醫無效,最後被西醫誤診感冒,使用擴張劑與消炎藥處方簽長達一年,雖然抑制了發炎,但身體承擔了頭暈等副作用,直到處方簽(因含麻黃素成份)列為禁藥才終止。 老婆的身體狀況、加上長輩罹癌、以及自己工作上一次重大危機處理,讓自己長達半個月幾乎無法睡覺,林莫頻開始擔心自己早晚踏上家族遺傳病史之路,才認真思考有什麼是兼具便宜又能達到養生的東西? 一次契機,看到《康健雜誌》一篇報導中提到「五穀是人類的根源」訊息,開啟了他研究穀豆發酵技術之路。從資訊業跳過來玩豆茶,一開始全無方向也無人協助,只能依循舊有模式開始摸索,坊間做法是將豆子直接烘焙或翻炒就泡來喝,但不管用哪種加熱方式,都無法解決焦黑問題,這比製茶還困難,仿茶烘焙原理無法用在豆子上,因為每顆豆子的大小狀況與熟度都不同,有的沒熟;有的太熟焦黑,泡製的豆茶呈現黑、深色,品質不一,不僅沒味道,對身體也無益。
研究所的朋友聊天時提到發酵物跟抗癌有關的話題,讓他想到其解決的方法該不會跟發酵有關,怎麼發酵?我並不知道,林莫頻說:我試過冒芽豆,但強烈的青澀味讓客人卻步而作罷。這過程倒掉無數的穀豆,燒掉百萬資金,被問到:沒放棄過嗎?林莫頻說:看自己夠不夠堅持,看家人挺不挺你。熬了四年(包含研究咖啡發酵)才找到方法。 危機就是轉機,一次趕忙出門,忘了處理還泡在水中的豆子,回來後,整鍋豆子臭掉了,這讓林莫頻發現“時間”的重要性,原來除了溫度,連時間也需要控制,而且每種豆子的發酵時間都不同,直到現在七年,陸續找到三十幾種不同豆子的發酵點。 堅持自然發酵48小時,慢火烘焙12小時,冷卻風乾處理12小時,這麼費工時的作法,只為了產出最好的穀豆茶,日本朋友也稱讚:這個很厲害! 林莫頻表示:當土壤元素的不同,所種出的農產品質就會有差異。台灣擁有難能可貴的天然土地資源:土壤,其種植的產物,所孕育出天然菌種製成的黑豆茶,不僅味道芬芳,連外國朋友都感到驚豔,怎麼能做出這種好味道。 有趣的是,開發新品的過程,因為需要太太協助試喝,每天不間斷試飲不同口味的豆茶,讓困擾多年的鼻子問題得到了解決。這是誤打誤撞,太太說:當他喝到紅豆茶時,意外發現晚上特別好眠(因為終於可以躺著睡了),為了證實不是自己的心理因素,三周後確認身體真的轉變,才開始長期固定飲用,就這樣長達一年,鼻子問題也沒再發生。原來,當身體恢復基礎代謝後,自然就會健康起來,這也是酵素帶給人體最好的禮物。而長輩身體的問題,現在也畢業了,不是因為他走了,而是脫離了,因為養生。 看到身邊越來越多人因自己的豆茶而受益,支持了林莫頻繼續開發農特產的動力。 台灣以農立國,共創農特產美好未來是他的祈望。兩個不同產業的外行人,加上妹妹藝術創作天分在設計上的協助,成就了豆茶農特產精品品牌。過去,憑著單純想幫助家人的那份愛為出發點,成就了現在;未來,林莫頻想要幫助更多青農,一起將台灣農特產推廣出去,但單憑自己那份熱情似乎不夠,需要政府出力協助,一起將台灣農特產推向美好未來。 延伸閱讀:www.k5news68.com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18/08/27為止
聯絡人 :卓晴晴 聯絡電話:03-3316786 電子郵件:mos676767@yahoo.com.tw
上一篇:傳中國鐵塔獲超額認購 高質量投資者一票難求
下一篇:AMD公佈2018年第2季財務報告 第2季營收較去年同期增長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