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自動化(Hyper Automation)」最早由研究機構Gartner於2020年提出,並被選為十大戰略技術。 自動化存在已久,企業採納公用portal、推動電子表單、將ERP上下作業整合、使用RPA…都是自動化手法。Gartner的「超自動化」反映了一項見解:有別於單一的自動化工系統,超自動化由各種自動化技術的策略部署(單獨或串聯)提供了一個框架,並透過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進行了增強。 過去自動化的基礎源自於「結構化」,文件就是文件樹、組織就是金字塔狀的組織圖、流程就是關卡串聯,資訊系統讓事情規規矩矩就好。然而,現代企業,尤其是走在數位轉型路上的智慧企業,組織績效大多靠「社群對話、扁平組織、任務小組的合作模式」來產生,硬梆梆的「結構化」不適用,轉由「非結構化內容」主宰企業步調,傳統資訊系統已經不合時宜。 時至今日的AI濫觴,更多智能因子介入理想的企業營運流程,這些智能因子會以「智慧代理人(Agent)」的型態來進行,由「他/她」肩負過去資訊工程中整合、拋轉、同步、除錯、預判…等等複雜工作。更重要的,透過Agent的擬人智能,原本難以梳理的「非結構化內容」轉變為可分析的材料。Agent的神下凡,讓超自動化全然演變為「超智動化」,擴展為數位轉型下的資訊框架和一組先進技術。
華苓認為超智動化是流程自動化的升維,以流程管理系統為驅動引擎進行流程生命週期的數位化管理,並包含以下先進技術: 企業流程管理系統:俗稱的BPM系統或Workflow系統,常被狹隘地解讀為電子簽核系統或電子表單。主體是決策管理及業務規則管理工具,幫助企業靈活應用和重複利用自動化流程。 流程挖掘與任務挖掘工具:用機器人探索過去難以釐清的人際網路與決策路線,反向創建或優化SOP,用來識別並優先考慮自動化的機會。 數據中台工具:包含機器人流程自動化(RPA)、無程式碼/低程式碼平台、整合平台即服務(iPaaS)和工作負載自動化工具,取代徒手整合與API的使用,這些技術大幅降低了自動化的建置成本和時間。 人工智慧(AI)與機器學習技術:擴展自動化功能,涵蓋內容爬文、自然語言處理(NLP)、光學字元辨識(OCR)、機器視覺、虛擬代理及聊天機器人、AIGC等功能型Agent。 企業即時通訊軟體(EIM):運用對話式AI附著於員工的日常,過往以輸入框、勾選按鈕、資料表格為主的GUI將被聊天室取代,並且與數據中台工具、功能型Agent合作,獲取過去難以用一人之力或是團隊之力得到的知識及協助。 想了解更多關於超智動如何運作? 自動與智動的差別? 如何導入超智動? 超智動有哪些案例? 華苓客戶能享有超智動方案? 歡迎參加FRC2024華苓科技論壇 活動時間地點: 台北場 9/27(五) 文化大學APA藝文中心 國際會議廳 (台北市建國南路二段231號 B1) 台中場 10/3(四) 順天經貿廣場 國際廳 (台中市西屯區文心路二段201號B2F) 高雄場 10/8(二) KO-IN智高點 龍爪手演講廳 (高雄市中正三路25號 14樓) 活動詳情&報名連結: https://www.flowring.com/frc2024/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24/10/08為止
聯絡人 :蔡小姐 聯絡電話:03-5753331 電子郵件:media@flowring.com
上一篇:第11屆「鄧白氏台灣中小企業菁英獎」評選機制大改造
下一篇:Pixotope與Happy Elephant Consortiu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