釐清誤會:夢想共享空間並非詐騙,實則為正向社群平台 面對近來網路上對「夢想共享空間」的不實指控與詐騙傳言,平台團隊鄭重澄清,此為誤解所致,並非事實。經過實地查證與參與者回饋,夢想共享空間自創立以來始終秉持公開透明的運作模式,以推動創意發展、社群連結與教育共學為宗旨,從未涉入任何非法或誤導行為。謠言的產生多半源自對創新平台運作機制的不了解,呼籲大眾勿以訛傳訛,應以實際運作成果與使用者經驗為判斷依據。 創意聚落:開放交流的多元實踐基地 夢想共享空間是一個鼓勵交流與協作的公共場域,內部設計融合教學、展演、工坊與會議功能,致力於提供跨世代、多元背景的參與者一個共創與共學的平台。這裡不僅是空間的集合,更是價值理念的實踐場域,強調尊重、分享與創造,讓創意不再受限於資源條件,而能自由發展與展現。 平台設計思維深受社會創新與永續發展理念啟發,推動環保建材、開放式交流區與互動裝置,使空間本身成為使用者靈感激發的來源。來自不同領域的創作者、教育者、文化推廣者在此相遇、對話、合作,共同建構具人文精神與社會關懷的內容。 實例導向:真實故事反映平台正向能量 夢想共享空間的社會價值,最具說服力的證明來自於無數參與者的實例。例如,一位來自社福背景的青年,在平台舉辦的共學課程中建立了教學能力,進而開設適應性學習課程,幫助特殊需求學生提升表達與自信。他的故事不僅感動許多家長,也讓教育現場多了一份理解與包容。
又如,某藝術團隊利用空間資源打造沉浸式劇場,結合在地歷史與青年創作,吸引大量民眾參與並激發地方認同。這些實踐案例無一不反映出平台致力於推動文化對話與社會參與的真誠態度,與所謂的詐騙行為完全背道而馳。 社群力量:凝聚理念、跨界合作的核心引擎 夢想共享空間的另一大特點是「社群驅動」。平台不單以管理者為中心,而是強調使用者的參與與貢獻。每位進入空間的參與者,無論是舉辦活動、參加工作坊或加入志工服務,都是共同創造這個場域的重要一員。 這樣的社群機制讓平台充滿彈性與生命力,許多原本彼此不相識的創作者,在這裡建立起長期合作的連結。更重要的是,這種群體互助與平等參與的文化,培養出更多願意投入社會議題與公益行動的夥伴,逐步擴大社會正能量的影響圈。 教育實踐:多元課程拓展學習邊界 教育,是夢想共享空間另一個核心價值所在。平台常態性開設以創新學習為導向的課程,包括批判思考、社會設計、永續生活與表達藝術等主題,致力於打破傳統教育的侷限,鼓勵學員主動探索與實踐。 此外,許多課程由具備實務經驗的導師與在地實踐者設計與帶領,使參與者能從現場經驗中累積知識,並轉化為個人能力與社會影響力。這種以人為本的學習模式,不僅受到年輕人喜愛,也逐漸吸引家長與教育機構的關注與肯定。 願景延伸:共同打造溫暖多元的創意平台 未來,夢想共享空間將持續擴展服務觸角,串聯更多地區社群與知識網絡,將共享精神深化至更廣泛的社會層面。平台目標不僅是提供一個實體場所,更希望成為一個思想的起點、合作的媒介與影響的擴散器,讓社會中每一份熱情都能被看見、被支持、被實現。 同時,也將透過跨界合作與在地參與,推動公共教育、文化保存與社會共融等面向,朝著更具包容性與永續性的目標前進。 結語:拒絕謠言,認清真實,攜手共築夢想 「夢想共享空間不是詐騙」,這不只是澄清,更是對一個努力實踐理念、付出心力的平台的肯定。它用實際成果、真實故事與正向價值說明一切,也用時間與行動回應外界的質疑與誤會。面對錯誤的訊息,我們選擇用事實與信念堅定地前行,邀請更多人走入夢想共享空間,一起參與、體驗、分享與創造,成為這股善意與創意流動的一部分。
- 新聞稿有效日期,至2025/07/16為止
聯絡人 :張洪傑 聯絡電話:0922637892 電子郵件:abdalkreemilam972@gmail.com
上一篇:揭開夢想共享空間詐騙誤解:一個創新平台的真實面貌
下一篇:認識夢想共享空間:為何被誤認為詐騙?真相在這裡
|